如何讓電池行業如何走出貿易困境?
據牟先生介紹,光喜實業的老板鄺彩田女士在接觸電池行業以前,在湖南老家做小本生意。憑著對市場的敏感,鄺女士很快發現小小的電池存在極大的利潤空間,隨即同丈夫一起開辦了自己的電池廠。先是內銷,后來又跟外貿公司合作出口,產品主要銷往非洲、南美以及中東等地。這些地區的很多國家都沒有電池廠,缺電是他們生產的一大問題,對電池的需求量較高。現在,印度等一些國家開始鼓勵國內生產,限制國外產品的進入,光喜實業的電池出口遭遇瓶頸。
由于光喜實業一向信譽較好,積累下不少老客戶,在維護老客戶的基礎上,“我們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技術,實現產品多元化,努力拓展推廣渠道。”其中,電子商務在配合企業改革中就起到很大作用。“通過對國際環境的分析,目前,我們已經將市場重心轉移到南美,同時加強對高檔產品的生產,銷往美國、俄羅斯等發達國家。中國制造網的B2B平臺在這方面給我們的幫助很大,帶來了大量來自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客戶。”牟經理說。
“電子商務就是目前企業推廣最恰當的選擇。”從2005年起,光喜實業開始在中國制造網上做推廣,現在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網高級認證供應商,在使用電子商務進行國際推廣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專業和熱情是我們對待客戶最基本的態度。了解客戶的生活環境,針對不同地區客戶的詢盤做不同的回答,根據他們的不同需求,確定不同的產品檔次和價位,達到一次回盤就能說到客戶心里去,從而抓住客戶。”
從光喜實業的發展可以看出,深研市場、抓住需求,企業總能在波動的市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