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大學生失業!越南就業季為何越來越難

近段時間以來,各國媒體都爆出本國“最難就業季”。鄰國越南自然不例外。
越南國土只有30萬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卻不斷爆發性增長,到現在快接近1億人。
越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越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失業大學生人數已達到19.25萬。盡管大學生受教育程度較高,但當地很多擁有大學學歷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越南近些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為何還有這么多大學生失業呢?
1
大學生失業
越南河內商業大學畢業生的阮碧翠最近非常失望,因為殘酷的就業季讓她可算明白,河內商業大學的畢業生找到一份正式而且穩定的工作,基本不可能。她大學畢業之后投了幾十分簡歷給各種企業,最后只收到寥寥幾份面試邀請,面試之后都無一例外被淘汰了。
阮碧翠自己都坦言自己處于一個很艱難的處境:“沒有穩定的工作,沒有多少錢,我不敢制定任何長期計劃。”如今的阮碧翠只能在網上銷售水果和自制蛋糕,勉強維持開支。
阮碧翠的遭遇只是越南成千上萬失業大學生的縮影。盡管越南全國失業率連年降低,但是越南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人數一直在增加,這一群體目前占全國失業勞動力的五分之一。

年輕人失業率逐漸提高
大學生就業難在越南已經不是什么新聞。
2016年第三季度,7.86%的年輕人失業。2017年第三季度,青年失業率為7.8%,遠高于當年越南2.02%的總體失業率。綜合統計局2017年第三季度社會經濟報告顯示,在越南111萬失業人口中,約55.1%的人年齡在15至24歲之間。
對于求職的畢業生來說,每年都是歷史上最困難的一年,下一年更是難上加難。
在河內老區夜市賣紀念品的Le Thanh Tuyen拿到大學金融學的學位。她跟阮碧翠面臨同樣的尷尬。
她把簡歷投向數十家本地和外資企業,但只有三家企業打電話給她面試。不幸的是,與其他申請者相比,她經驗不足,沒有給面試官留下太多印象,最后被刷了,F在,連她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她畢業之后在一家文具店做了一年的兼職家教和售貨員,現在還沒有找到一份全職工作。
越南就業市場上的公司傾向于青睞有工作經驗的候選人。很多雇主要求應聘者具備多年工作經驗和英語及IT技能,哪怕是基層工作也不例外。

這么看重工作經驗的局面對大學生一點都不友好,畢竟大學剛畢業的學生怎么會有經驗呢?河內經濟大學的阮富航(Nguyen Thuy Hang)在求職網站上尋找會計工作時說:“沒有一家公司愿意招聘像我這樣沒有經驗的員工。
雖然越南不像其他許多國家那樣經歷令人擔憂的高青年失業率,但確保年輕一代獲得高質量的工作仍然是對國家的巨大考驗。
2
教學和社會需求不匹配?
越南真的沒有多余的工作崗位給年輕人嗎?當然不是。工廠有大量空缺的崗位。許多河內、胡志明市、平陽和海陽等地工業園區的工廠都在努力招工。
河內市招工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匡成說,在河內以外的工業園區,服裝、鞋類和木工制品生產商組織的大規模招工活動很常見。但他們一直未能填補工業園區多達1000個職位的空缺。
但是對于這種工作,很多年輕人并不感興趣。很多越南年輕人把工廠的工作看成是他們不想要的低級工作。

外媒報道了一些在過去三年里處于失業狀態的越南大學生,哪怕失業在家啃老也不愿意申請一份全職工廠工作,因為他們都認為這樣有損大學生的身份。有一些大學生直言不諱:“我從沒想過要找一份工廠工作。做重復性工作有什么意義?我是大學畢業生,不是機器人!
一邊是工廠缺人,一邊是大量難以就業的大學生,這說明越南存在結構性失業的問題。那些失業大學生大多在尋找高薪、高技能的工作。不少人都認為,自己讀了這么多年的書,能坐在辦公室里總比去工廠強。
大學生們看得起的高大上的工作崗位,就是那些法律、財務、科研、金融服務、企業管理和人力資源等領域的崗位,這些崗位不用干體力活兒,還賺得多,講出去賊有面子。
但是大學畢業生們卻被赤裸裸的社會現實打臉。盡管這些年來越南經濟快速增長,這些高大上的行業有所發展,但發展速度不夠快,根本無法吸收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
并且這些眼高手低的大學生未必能有能力勝任這些高大上的職業。

河內一家醫療設備進口公司的負責人就嫌棄自己新招的大學生根本不能直接上手工作。這家公司原先招聘一些工程師,但幾十名申請者中沒有一人完全符合要求。
負責人發現,許多越南大學生不懂外語,專業知識也跟不上自己領域的發展。
為了讓新招收的大學生能夠勝任這項工作,這家公司不得不花大量的錢來培訓國內外的人才。由此可見,預期招聘一群需要另外掏腰包培訓的大學生,不如直接去其他企業挖人。
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盟國家相比,越南缺乏必要的技能的情況的確嚴重得多。越南在工程等多個領域的培育內容都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很多大學畢業生也缺乏外語技能和創造力。
國際勞工組織(ILO)越南分校主任Gyorgy Sziraczki指出:“課堂和工作場所之間仍然存在技能差距和不匹配!痹侥辖逃团嘤柌块L前助理范德浩(Pham Do Nhat Tien)表示,越南勞工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潛在和現任雇員缺乏專業技能。
根據工信部的統計,37%的勞動者缺乏實踐經驗;超過21%的勞動者不符合用人單位的外語要求;20%的勞動者缺乏企業所要求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學生可能有課本知識,但沒有能力把這些知識運用到批判性思維、創新、解決復雜問題和團隊合作中。
高校教學與社會脫節,大學畢業生能力不適應社會快速發展需要。
3
越南年輕人的出路在哪里?
2019年,勞動、殘疾人和社會事務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近40萬大學畢業生和研究生中,上半年有20多萬人失業。
高等教育供求不平衡的問題十分突出。越南勞動部職業培訓司司長Duong Duc Lan表示,越南畢業生數量可能超過了需要。他說,越南每年約有100萬高中畢業生,其中只有約3%的人上職業學校,而其他大多數人只想要大學學位。
所以許多專家提出的一個解決辦法是,限制大學生規模,然后引導一部分高中生去讀職業學校,從而調節青年勞動力的教育層次結構。

為了提高教育質量,越南教育部最近頒布了一項政策,從今年開始,將每所大學的學生人數限制在15000人以下。
同時,兩手抓,積極發展職業教育。越南方面開始嘗試加強職業教育機構與企業開展緊密合作,讓企業參與制定技能標準和培訓課程,彌合差距并滿足未來對技能的需求。這樣兩者都能有效地支持市場化課程的制作和合格的求職者。職業院校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培訓,并在學生學習期間為他們提供換專業的機會,這可能有助于他們迅速適應市場需求。
國際勞工組織也提出了幫助越南促進就業增長的建議,包括調整經濟和勞動力規劃、技能認證以及加強教育培訓提供者與私營部門之間的伙伴關系。
越南方面甚至開始鼓勵企業辦學,自行培養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人才。不過,企業在內部建立學校并不容易。在越南,一些企業開辦了學校,但最終由于投資資金短缺而倒閉。越南政府最近試圖投入更多的資金。
調整高等教育結構需要時間,但是人們的意識也需要時間。
在越南,父母只想送孩子上大學或學院。這是在文化和思維方式上。很多年輕人都想上大學,這導致越南投資的大學和學院也越來越多。高校資源冗余,培養人才過剩。另外,許多政府職業培訓機構甚至大學的課程設置也保持了5到10年不變。教學內容落后。

但同時技術工人的供需缺口很大,所以勞動力市場存在不匹配。因此,要想改善這史上最難就業季,確實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到的事情。
另外,越南也抓住西方的主要公司最近遷往越南的這個契機。擴大本國的信息技術、建筑業、旅游業、制造業、采礦業、服裝業和電力行業,讓這些行業盡快吸納多余的大學生。

過去的10年里,越南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平均增速約為6%,躋身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對于越南來說,年輕的“人口紅利”是該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在其總共約9400萬的人口中,年齡低于35歲的人口超過60%。高中畢業的青年從2012年的39.7%增加到2018年的46.2%。
但是如此龐大的青年群體和迅速擴張的大學生規模,要解決他們的工作問題,滿足他們不斷提高的崗位層次需求,越南可能還需要走很長的路。
(完)
責任編輯:楊帥
標簽:越南就業
本文章原創自米宅旗下《米宅海外》
關于海外市場調研、留學移民、海外投資置業、商旅考察等
專注全球視野、財經視角下的不動產資產配置!
來源: 米宅
------------------------------------------------------------
參加越南展會是拓展越南目標市場高效快捷的不二法寶
參加東盟國家展會,是企業開拓臨近中國家門口4.5萬億貿易額東盟自貿區市場的一柄利劍!
熱誠歡迎全國各行業組織機構團體,企業單位聯系致電咨詢越南各業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