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商人王士林壟斷越南的發電項目
昨日,剛從越南回寶應探親的王士林,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填補空白,成為“壟斷”企業
對于大多數中國商人來說,這些協議并沒有太大意義,而王士林,寶應一個不大不小的老板,卻看準了這個商機!
當時,王士林的企業在國內雖然每年有過千萬元的經營,但同類產品過多 ,產品優勢不明顯,企業想要做大很難。但是,他想到越南工業基礎薄弱,電廠也少,說明當地的電廠配套產業也不發達,而他在國內生產的恰恰就是為電廠配套的管件產品。隨即,他就聯系了即將在越南投產電廠項目的上海電氣集團,獲得了一個足以讓他下定決心進軍越南的消息——越南當地還沒有一家生產電廠配套管件閥門的企業,而上海電氣也希望有中國公司能在越南投資一個電廠的配套企業,他們愿意就地采購。
幾天后,王士林便出現在了越南,越南方面對王士林的產品非常感興趣。于是,提供了很多優惠條件,還告訴他,越南政策規定如果外國投資者興建項目,必須按比例優先采購本地產品,王士林的管件閥門既然是越南國內的唯一生產商,他的產品等于壟斷了整個同類市場。
聽到這樣的消息,王士林幾乎沒有耽擱,就投資了300萬美元,將公司放在了越南廣寧省,生產基地選在了上海電氣投資的發電廠旁邊。
現在,王士林已出產的300多萬元產品已被預訂一空,他還和當地幾家大型發電廠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他預計明年的銷售量將達到4000萬人民幣,而這在國內是不能想象的。
企業名稱差點引來大麻煩
王士林的公司在國內叫揚州市華源管件有限公司,在越南注冊時也沿襲了“華源”這個名字,可就這樣一個普通的企業名稱,竟差點讓他的工廠倒閉。
因為,今年中國山東華源集團的煤礦發生了礦難,不知什么原因,越南工業部將王士林在越南的“華源”對上了號,特地發文禁止所有越南企業與王士林的華源公司進行業務往來。這可把王士林急壞了,他一邊向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反映情況,一邊回國找來一切能證明自己清白的材料,通過多方努力終于澄清了事情真相。
日前,王士林的越南華源公司又得到一個好消息,他的產品已被其他在越南從事發電廠項目的中國公司看中,現在東方電氣、哈電集團紛紛向他拋來了橄欖枝。王士林預計,兩年內他便能收回300萬美元的投資成本,而且下一步還將發展越南其他的發電廠項目。記者 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