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越南市場拓展與越合作
越南已連續11年成為廣西對東盟貿易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在中越建交60周年之際,如何繼續深化廣西對越南的貿易合作,已經成為“十二五”時期廣西需要思考的問題。即將召開的越共“十一大”,對今后10年越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將作出新的部署,這或許會對中越經貿關系的走向產生影響,因此值得我們關注。
廣西與越南的經貿合作在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足。貿易結構方面,一直以來,廣西與越南貿易以商品貿易為主,服務貿易所占比重很小,雙方相互投資更小。廣西進口的商品主要以礦產品、汽油、無煙煤、橡膠、水果、木薯淀粉、食用植物油等初級產品為主,出口商品則以化肥、磷酸鈣、汽車及機電產品、紡織品、鋼材類產品為主。總的來說,廣西出口越南的商品附加值普遍較低,高新技術產品、成套設備所占比重較低,廣西本土產品在東盟市場包括越南市場的競爭優勢不明顯,影響力有限。
|
從貿易主體來看,廣西的民營企業對越南貿易已占廣西對越南貿易的八成,民營企業連續成為廣西對越南貿易的主力軍,但廣西民營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不高,當前的問題是如何提高廣西民營企業在越南市場上的品牌水平。
從越南內部市場來說,這些年越南經濟一直保持高增長,越南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意味著越南市場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市場消費需求開始升級并呈現多樣化,對住宅、汽車、文化教育、醫療衛生、養老保健、環境保護以及生活質量等方面的需求均有明顯提高(這對廣西來說當然是一個難得的好機遇)。傳統的越南市場發生變化還表現在,越南已有一批生活比較富裕,對個人和家庭消費品質量要求比較高的消費者。1994年,越南政府為其海外的越南人返回故鄉制訂了優惠政策,大量以前居住在歐美或澳大利亞的越南同胞都回到了越南,這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很高,對商品的要求非常嚴格。
因此,要想進一步拓展越南市場,以及長久進入越南市場,必須以發展的眼光看越南市場,潛心研究越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趨勢,據此改變對越南市場的營銷策略。對于廣西來說,當前尤其要利用廣西企業的技術優勢、管理優勢,以及廣西與與越南的地理優勢,通過培育和拓展越南市場來拓展廣西對越南貿易的廣度與深度。要進一步探索廣西產品對越南市場的營銷渠道,加大廣西產品通道建設。在營銷方式上,特別要采取大量營銷到產業化營銷到目標市場營銷再到定制化營銷的營銷策略。(王言)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