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鳳” 河口欲建五星級酒店
橋頭堡建設大家談·口岸行系列報道之九 河口
河口,這顆閃耀在祖國西南邊陲的明珠,近年來充分發揮“兩廊一圈”、“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廣寧經濟走廊咽喉”的口岸區位優勢,成為了云南進出口貿易最大的口岸,緊鄰越南的區位優勢更讓河口成為了“橋頭堡”面向東盟的重要門戶。
中越跨界經合區范圍擴大
為了加強與越南的溝通,更好地打造“橋頭堡”,河口縣與越南老街成立了“跨界經濟合作區”,同時加強了雙方在經濟、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合作。
據了解,中國紅河-越南老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以河口北山-老街金城為核心區域,核心區域包括規劃面積為2.8平方公里的河口國際口岸北山片區和2.5平方公里的老街金城商貿區,由紅河公路大橋連接,實施自貿區管理模式。2010年5月28日,云南、老街兩省專家組就《關于加快推進中國河口-越南老街市跨境經濟合作區研究和建設合作的框架協議》達成一致。2010年6月昆交會期間,兩省省長簽訂框架協議。協議的簽訂,標志著雙方跨境經濟合作層次的進一步提升,為兩省爭取將中越跨境經濟區建設項目納入GMS經濟合作和兩國政府總理議事日程,推動兩國中央政府簽署《建立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框架協議》,并為允許中國河口北山片區與越南老街金城商貿區先行對接創造了條件。之后,雙方兩省政府擬建議中央政府組成雙邊聯合談判小組,簽署《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活動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等文件,就貫通交通要道,人員、車輛便利跨境進出、投資促進和產業促進政策,以及產品質量認證、市場準入許可、產品生產標準、知識產權保護等非關稅壁壘問題達成一致,對于合作區的建設給予支持。
“筑巢引鳳”打造“橋頭堡”
為打造“橋頭堡”,河口想盡辦法招商引資。經過多方宣傳和努力,一家從上海來洽談投資的公司計劃在河口建一個五星級賓館,并在河對面的越南老街投資健身娛樂場所。近年來,到河口投資的商家絡繹不絕,特別是今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云南省全力打造“橋頭堡”后,前來商談投資的人越來越多。
河口縣縣委書記刀劍表示,河口要以口岸經濟為切入點,做大口岸規模,使大通道成為經濟帶、發展帶。“資源有限,情感無限。人不分東西,貨不分南北。河口潛力巨大,前途廣闊。”他表示,只有總量做大,空間的調節范圍才大。他指著身邊的小桌子說,就像這張桌子一樣,因為小,只能放幾個杯子,可我們把它做大了,就可以放很多東西了。他笑稱,對于河口,一次不來是你的錯,兩次不來是我的錯!河口就是以“硬件不足軟件補,軟件不足情感補”的精神來吸引客商。
河口的對外開放一直走在前沿,河口縣發改局局長高永才介紹,僅2009年,河口在昆交會上就簽訂了總投資1.7億元的“云盛·百年城”小區投資項目;與昆鋼簽訂了總投資6億元的物流項目和重型鋼結構項目;與河口創奇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總投資1.48億元的中國-東盟國際貿易中心項目。全年完成州外到位資金4.19億元、省外到位資金2.17億元。
同時,河口縣正在與云煤集團洽談,投資乙醇深加工項目,帶動種植業、養殖業等相關產業發展;積極配合云南利昌水電開發公司、國電云南電力公司開展馬卡依河電站、清水河電站、大南溪河橋頭電站等水電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增設邊檢通道 門戶通行更便利
河口邊防檢查站始建于1952年5月,主要擔負河口口岸出入境人員、機動車輛、國際聯運列車、貨物的邊防檢查、監護和中越公路、鐵路大橋的警衛等。今年2月1日起又擔負了中越紅河公路口岸試運行期間的出入境車輛檢查任務。
為了讓“橋頭堡”的這扇門戶通行更加便利,河口邊檢站推出了12條便民利民措施,在口岸設置有便民服務點、咨詢臺、愛心飲水機、擦鞋機、雨傘等便民設施,推出了便民小推車、小藥箱、小地圖、小卡片、小分隊“五小”系列服務,進一步完善了綠色救助、矛盾化解、法律援助三項聯勤服務機制。這些人性化的措施讓在河口口岸的旅客滿意度達99.8%。同時,河口口岸率先增設了4條現代化的邊檢自助通道。自主通道預先采集通關人員的證件、指紋、面相等信息,建立人員信息庫。通關時旅客只需刷卡、按指紋、驗證面相,即可通過系統實現自助查驗通關,正常情況下整個過程只需4-7秒。2月10日自助查驗通道開通以來,已有上千余名旅客辦理了自助通關卡,大大縮短了出入境旅客候檢時間,口岸現場擁擠現象得到明顯緩解,通關環境更加舒適、便捷、高效。
實習記者 李宣璇
生活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