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各界對CAFTA褒貶不一越南批準與中國邊境七省規劃
上周,印尼記者協會(PWI)在雅加達舉行了有關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的座談會,主題為“不要害怕和中國協商”。印尼記者協會主席哈善認為,東盟-中國自貿區啟動后,今年頭3周進入印尼的貨柜達1.24萬個,較去年1月的8200個明顯增加,大量的中國產品進入印尼市場。他因此呼吁政府限制中國產品的進口,不然首先受到沖擊的是印尼工業,將造成大量的勞工被裁退。印尼貿易部國際貿易合作總署長古斯瑪迪在會后表示,有關東盟-中國自貿協議框架中228項關稅細目條款重新談判事項迄今仍在探討程序中。雖然該協議第6條款中有可修改一些關稅細目條款的機制,但同時也必須說明調低關稅價目時間表以及向中國提供的補償事項。 雖然一些行業仍在就與中國重新談判關稅對印尼政府施壓,但是對于東盟-中國自貿區,印尼國內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如在座談會上,印尼經濟統籌部長工商部副部長艾迪普特拉就表示一方面政府必須通過采取改善國內基礎設施和能源、擴大對土地的使用、監督國內的產品流動及提高國內產品的宣傳、改善物流、貿易、金融等領域等措施,以保護國內市場和加強出口;但另一方面他也指出自貿區是拓展印尼出口市場和加速投資發展的最好機會,同時也能打開印尼的鎖國經濟,并且也是發展地方經濟潛能的最佳時刻,所以不應把自貿區看成是對印尼經濟的威脅。印尼財政部長專業助理查迪布在日前出席有關政府百日施政與印尼經濟朝向的討論會之后,表示,執行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協議并不可怕,因為中國商品早在10年前已通過各種方式進入印尼市場,所不同的是印中雙方現在把這種活動“合法化”而已。 實行自貿區協議之后,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當然會增加,但減少了甚至是杜絕了中國商品“走后門”的活動。根據其研究和推想,落實協議后實際上進入印尼市場的中國商品數量不會激增。近日,印尼期貨商品交易監督機構主任Deddy Saleh也表示,東盟-中國自貿協議將為印尼期貨市場帶來機遇,印尼期貨經紀商有機會引進中國資本,也有機會開啟進入中國交易所的大門。此外,中國工業對印尼煤炭和棕櫚油等原材料有巨大需求,而期貨市場可成為兩者間的橋梁,有利于印尼農礦產品出口。 在一些東盟國家還在就是否執行自貿協議問題上屢有反復時,也有一些國家利用毗鄰中國的地理優勢,積極深化與中國的經濟聯系。近日,越南建設部公布了經政府總理批準的“至2020年越南與中國接壤的邊境地區建設規劃”,以幫助和促進邊境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越南與中國接壤的7個邊境省為萊州、奠邊府、老街、河江、高平、諒山和廣寧。目前,上述邊境地區人均GDP僅為越南全國的60%。工業發展緩慢。農業勞動力水平較低,生產形式零碎單一,基礎工藝和基礎設施薄弱,缺乏服務工、農業生產和基礎技術的信息等等。這7個邊境省是越南在社會經濟、國防、安全、對外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地位的戰略地區,農林業、礦產、旅游、口岸經濟和海洋經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是越南北部重點經濟區的門戶,與中國的南方及東南各省有著密切的經貿關系。根據規劃將形成三個主要的動力區:一是位于海防-河內-老街經濟走廊西部經濟區的老街市、寶勝縣和寶安縣;二是位于海防-河內-諒山走廊東部經濟區的諒山市及其各縣;三是位于北部灣經濟圈沿海經濟區的廣寧下龍市和芒街。 來源:在線國際商報網站 | |
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