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開拓越南汽車市場 大施拳腳正逢良機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南汽車市場需求正在擴大且增速很快,特別是越南政府對進口汽車零配件優惠關稅政策的實施,其原有的各項保護措施行將終結,我國價廉質優的各類汽車有可能迅速打入越南市場。我國汽車產品在越南市場大施拳腳正逢良機。
按照越南的發展規劃,2005~2010年間越南全國汽車總量年均增速為16%,2011~2020年間年均增速為8%。據此計算,到2010年,越南全國汽車擁有量將達120萬輛,2020年將達262萬輛。因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從2006年起,越南每年的汽車銷量應在10萬輛以上。
越南現有11家汽車合資廠,總投資5.74億美元,總設計能力14.82萬輛/年,主要以進口散件組裝生產轎車、越野車、小型旅游車為主。據越南工業部預測,至2005年越南汽車擁有量約20萬輛,2010年將達到40萬輛,現有14.82萬輛/年的生產設計能力遠不能滿足當地所需,何況目前生產能力僅為設計能力的30%。
越南現約有20家內資汽車生產組裝企業,60家汽車零件加工廠。大部分內資企業都是從中國、韓國、獨聯體國家進口底盤,在越南組裝.以組裝客車、載重車為主。如越南5-1機器公司組裝24座面包車;清春汽車廠組裝專用車;胡志明市交通機械公司組裝6~8座面包車;BENDE海防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組裝輕型貨車和專用冷凍車。
由于越南的汽車政策屢有變動,汽車銷售隨之起伏,但總趨勢是銷量在增加,市場在逐步擴大。據越南交通警察局和公路局的統計數據,1999年其全國新車入戶量為2.25萬輛,到2000年新車入戶量為3.2萬輛,2004年底上升到8.14萬輛,連續5年保持高速增長,2004年底全國汽車總量達75.64萬輛。
未來10年內,超期汽車報廢和城市公交車增加等因素,將有力推動當地汽車市場的發展和擴大。2004年越南政府頒布的有關規定稱,使用29年的專用載重汽車和使用23年的10座以上的載客汽車將停止上路。目前,越南使用25年以上的貨車19500輛,占現有貨車總量的16%;使用年限22年以上的客車占現有客車總數的25%。另外,正在使用的約12萬輛農用車到2008年前將全部報廢。
據越南政府城市交通發展規劃,2005~2010年越南全國每年需要購置3.5萬輛公共汽車用于服務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
由于越南正處于經濟發展期,用于城市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噸位重型自卸車、工程車、牽引車、集裝箱用車和農用車具有較大需求,大型豪華旅游車、中型客車和適合小城鎮使用的微型客車逐步成為市場新需求。越南政府正在采取的逐步限發摩托車牌照的措施,對于富庶家庭購買微型面包車和小轎車具有間接的刺激作用。
近年來,中越貿易發展勢頭良好,雙方已經提出到201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的目標。在此背景下,中越汽車產業領域的合作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2006年前三季度,我國向越南出口汽車7800多輛,同比增長267%;貿易額達4744萬美元,增長275%。
以價格優勢占領國際市場是我國企業的一大特色,但若“走出去”的策略采取不當,物美價廉的招牌恐怕要引來新的“中國產品威脅論”,導致中國汽車企業“走出去”卻“站不穩”。
最近,越南媒體刊載了越南汽車市場將掀起中國汽車銷售“熱潮”的相關報道。報道說,越南機電市場在經過幾年前中國廉價摩托車的沖擊后將再次面臨中國廉價汽車的沖擊。現有數十個品牌的中國汽車(產品)在越南汽車市場組裝和銷售,其價格比韓國、俄羅斯等國的同類車型便宜20%~40%。
雖然越南政府對汽車行業的許多保護措施尚未廢除,但中國許多品牌汽車(主要是載重汽車和客車)已在越南汽車市場上嶄露頭角。據越南工業部資料,截至目前,越南有30多家企業(主要在越北地區)獲準進口汽車零配件組裝生產汽車,其所有進口的汽車零配件幾乎都來自中國。所組裝的中國汽車品牌有11個,分別是:東風、輕騎、長征、力帆、金杯、北汽福田、九龍等。
越南交通運輸部所屬交通運輸進出口與合作投資公司稱,目前在越南北部和西南部共有25個汽車銷售代理商,代理銷售9種中國品牌汽車(主要為載重量為700公斤至2.5噸的貨車和8座至29座的客車),其市場售價比韓國同類產品便宜20%~30%。
當地專家預測,到2006年中國載重車、客車、卡車、專用汽車將與韓國、日本、俄羅斯汽車展開一場大戰。原越南工業部副部長阮春準曾在公眾網上發表看法,認為越南汽車工業現狀近似前些年的摩托車組裝生產狀況,保護壁壘取消后,廉價的中國汽車將涌入越南,使越南汽車市場呈現另外一種景象。
隨著中國企業出口范圍的擴大,不可避免地要觸動跨國汽車巨頭們的利益,難免遭遇跨國汽車巨頭們的打壓和越南本國汽車企業的恐慌。越南現代汽車總經理阮春環認為,中國載重汽車和客車暢銷越南,越南汽車市場將出現汽車價格大戰。“我們正面臨中國汽車品牌、車型、價格和質量的激烈競爭”。越南長海公司董事長陳伯陽承認,盡管生產中國載重汽車進口零配件有配額,但該廠生產的福田汽車同樣面臨中國汽車的激烈競爭,該企業年產2.5萬輛,但由于限產,到目前僅銷售汽車4500輛。
質量問題成為越南行業管理部門和媒體排斥中國汽車產品的殺手锏。越南媒體稱,正在越南市場銷售的中國汽車主要使用歐I標準的發動機,此標準已在中國停止使用多年,但越南卻成為該標準消費的主要市場。
越南工業部在2005年10月中旬對36家(其中有兩家企業自愿表示退出組裝汽車活動)進口中國零配件生產汽車的企業進行逐一突擊性檢查后稱,只有14家企業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和技術在不同程度上達到越南工業部制定的標準。許多企業規模很小,根本不符合標準,甚至有的企業以摩托車組裝線組裝汽車。
東盟問題專家李翼等建議,我國汽車企業開拓越南市場應注意六大問題:一是產品質量要保證;二是避免自身無序競爭;三是品牌推介要加強;四是樹立產品在當地消費市場的誠信度;五是重視研究競爭對手;六是積極參加各種展覽和經貿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