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民在越南當起老板 四商機吸引桂企投資越南
南國早報網-南國早報記者 李建超
廣西的農民今年在越南當起了老板!金融危機下,廣西企業在越南有何新商機?在7月6日廣西社會科學院舉行的“金融危機下的越南經濟討論會暨《越南國情報告·2009》發布會”上,越南駐南寧總領事館領事、廣西專門研究東南亞情況的專家學者對越南經濟形勢作了分析和預測。7月7日,記者就此采訪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古小松博士,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商事調解員、廣西國際經濟貿易學會副秘書長高歌教授等專家。
商機一
越南需求吸引廣西企業
桂林農民閻俊順種了半輩子田,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投資越南,做起了跨國生意。
今年初,親戚前來找他入伙,說與廣西憑祥一山之隔的越南同登,正在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一個跨境經濟合作基地,需要大量石材、河沙等建筑用料。閻俊順經過實地考察,發現當地還沒有大規模采石抽沙工場,自己掌握的技術正好派上用場。閻俊順一行當即與越南當地政府協商投資一事,得到越南方面的大力支持。目前,閻俊順與合伙人投資人民幣500萬元的采石場已經開工采石,而采沙場也已經完成選址,正在國內采購設備,預計8月就將投入生產。
古小松博士說,金融危機下,越南使用的國際援助資金變多,為刺激消費,拉動內需,越南各種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都在不斷的展開。比如海防至河內高速公路的建設,越南-同登-廣西的鐵路由原來1米寬的軌道變成了標準寬的軌道。像河內至諒山的方案正在制訂中,它是“兩廊一圈”中南寧至河內的經濟走廊,下龍至芒街的高速公路也準備建設,這條公路將成為“兩廊一圈”的骨干通道。
“越南修公路、鐵路的技術還比較落后,而廣西在修路的技術方面比較先進。”越南駐南寧總領事館領事蘇玉山說,在各種公路的修建過程中,越南將采用招標的形式,吸引外來技術。
廣西國際經濟貿易學會副秘書長高歌教授說,在這樣的機遇面前,廣西的企業可以主動走進越南,為他們提供配套技術設施,關注相關的政策,結合自身企業的情況進行投資。目前,在越南,外資企業增多,會兩國語言的人才都很吃香。很多人出去留學都是為了學好兩國語言,將來回國可以利用這樣的優勢大展拳腳。所以廣西的橡膠企業、汽車制造企業等與越南一些重大項目建設有關的配套企業應該注意人才的儲備。
《越南國情報告·2009》介紹,2009年~2010年,越南將采取“三松五緊”的措施以促進吸引和優化外資。“三松”是指:優先吸收供水、排水、環保、中越“兩廊一圈”高速公路網、南北高速鐵路等項目的投資;開放文化、醫療、教育、電信、航海、航空等領域;制定促進對大集團、多國家和歐盟、美國、日本等重點國家的引資計劃。“五緊”指限制技術落后和破壞環境的項目;嚴格審查用地多的項目;規定投資土地面積的比值;重新審議下放審批權的做法;全面監督和協調基礎設施規劃。
商機二
廣西企業投資越南可受惠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越南今年上半年的經濟仍增長了3.9%。蘇玉山說,金融危機發生后,越南政府開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重視“三農問題”,開拓新的國際市場,這些措施有效地緩解了危機所帶來的影響。按計劃,今年越南經濟爭取增長5%。
10年來,越南一直是廣西企業對外投資最多的國家,廣西與東盟貿易額的83%集中在越南。到底是什么使雙方相互吸引?高歌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從經濟上來講,一個工廠要生產,離不開電力與勞動力。越南沒有焦煤,沒辦法發電,電力緊張,但勞動力廉價。而中國焦炭資源較豐富,電力不算緊張,可勞動力比較貴。這就需要雙方優勢互補。
可中國的焦炭運到越南發電,因路費等因素制約,電費就會升高。越南人來中國打工,工資肯定也比越南高,雙方企業都沒有辦法得到利益最大化。有沒有辦法使企業既能用低價的電費,又能用廉價的勞動力?“有,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高歌說,在這個跨境經濟合作區內,越南企業像在中國一樣享用與中國一樣充足的電量、交付與中國企業等價的電費,中國企業也可以像在越南一樣,使用較為廉價的勞動力。同時還可以獲得原產地證明,產品可直接使用“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因為越南制造產品出口到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可以享受單邊優惠。
據了解,在2007年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中國-越南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項目正式啟動。2009年,在《中越邊民友好宣言》中,雙方邊境省還決心共同探索推進廣西憑祥-越南同登、廣西東興-越南芒街、廣西龍邦-越南茶嶺等3個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
商機三
農業合作有很大空間
在廣西龍州水口鎮的邊境線上,廣西的甘蔗種子賣給越南人種植,甘蔗成熟后再由中國人以一定的價錢收購,不僅雙方百姓可以得到實惠,還可以讓企業、政府都能從中受益。越南是個農業大國,即使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農業仍然是越南經濟最穩定的行業,農林水產業總值同比增長3.79%。
“一株甘蔗可以使多方受益,廣西與越南邊境的農業合作方式也應該多些創新。”高歌說,越南由于缺乏技術力量,人才儲備不足,出口的大多是原料產品。像廣西的汽車已經開始喝“酒”,而制酒精用的木薯也有大部分從越南進口,廣西相關的農業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越南的優勢相結合,找到一條不同于“簡單買賣”的農業化合作道路。
古小松博士說,廣西與越南氣候地理條件相似,不論是在優良農作物品種、農用物資,還是農副產品加工、保鮮等方面都有著十分巨大的合作潛力。像大米、咖啡、西瓜、香蕉等越南農產品,中越雙方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很多越南的咖啡館都開在廣西,這些企業如何贏利,如何經營還值得進一步思考。
據了解,2009年越南為提高大米質量,擬調整品種結構,水稻種植面積減少,大米價格將有所提高,農產品出口市場繼續擴大。但像化肥等越南國產的農資產品還是不能滿足越南市場。
商機四
中越旅游市場前景廣闊
蘇玉山說,2008年越南經濟雖然在高通脹中發展,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成為東南亞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越來越多的越南人,隨著錢越掙越多,喜歡到中國旅游、購物,很多中國人也想到越南領略“水上桂林”的異國風情。
國際金融危機對越南的旅游業發展造成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2008年底房費比年初下降了15%~25%。“能不能開發憑祥到越南同登的自駕游?”高歌說,憑祥口岸的通關便利化程度越來越高,老百姓游覽異國風情的需求也不斷增大。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中越自駕游并沒有那么方便,合作空間還很大。
“越南人到中國玩,最喜歡去華東五市看高樓大廈,到廣西最喜歡去北海、桂林看風景。”廣西國旅鉆石廣場店陳總經理說,在她的印象中,越南就像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旅游開發的潛力很大,誰能先占領越南的旅游市場,今后誰的旅游發展就越大。但是,越南的接待能力有限,所以很多旅行社并沒有能力接團。
《越南國情報告·2009》指出,擁有8000萬人口的越南在今年準備接待國際游客450萬人次,針對訪越客流量居首位的中國游客,越南已提出“印象·越南”全包式優惠旅游計劃,新開發了香港-廣西-河內-下龍灣雙向旅游線路。越南旅游公司組織考察中國、泰國、老撾等國的旅游名勝,以開發形成一次貫穿多國景點的跨國旅游項目。
古小松博士建議,廣西旅游要走向東盟,走向世界,越南是一塊最便捷的跳板!廣西的旅行社應該做好迎接越南團來游的準備,針對越南人的特點制定旅游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