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貧困線標準 竟低于越南老撾
■世行認為廣東有經濟實力消除絕對貧困。圖為廣州街邊,一名老人在向行人乞討。資料圖片
【本報珠三角新聞中心記者廣州12日電】經濟總量在全球排第14名的廣東省,采用的貧困線劃分標準竟然比越南還低20.4%。世界銀行日前發布的這一調查結果,讓很多人大跌眼鏡。世行的調查也顯示,即使是富庶的珠三角地區,仍然有高達16.2%的貧困居民。此外,廣東收入差距也已達到了值得警惕的水平。
世行稱,當前廣東采用的貧困線,與廣東的經濟實力并不相符。廣東經濟總量在全世界可以排到第14名,但采用全國的貧困線(2007年人均收入785元)是世界各國中最低的之一,比老撾低19%,比越南低20.4%,比蒙古低55.3%。
倡標準人均每天2美元
世行認為,廣東有經濟實力消除絕對貧困,應使用人均每天2美元的貧困線標準。這個標準,相當于2007年農村人均收入2,263元和城市人均收入3,195元的水平,大約等于廣東2007年農村和城市人均收入的42.4%和20.2%。如使用這一標準,2007年廣東有10.28%的農村居民生活在收入貧困狀態下,有18.64%的農村居民生活在消費貧困狀態下;即使在城市地區,也有超過1%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下。當前廣東低保制度覆蓋的貧困家庭,不足農村貧困家庭總數的5%。
不錯,廣東省政府的有關專家對此表示,如果按照世行核定的貧困線標準,將完全超出省財政的扶貧能力。
政府醫療支出懸殊
世行的報告也指出,衛生服務不平等也是廣東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廣東政府人均衛生支出在深圳最高,為247元,全省平均水平僅為78元,非珠三角地區(除一個地市外)及四個珠三角城市均不到41元。即使在農村人口內部,最富裕的20%人口平均醫療服務支出達450元,而最貧困的20%人口平均支出僅為96元,相差3.5倍。
世行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廣東個人自付的衛生服務支出在衛生總費用的比例很高,為46.1%,遠遠高出中等及以上收入國家2002年36.3%的水平。因此,世行建議廣東省政府應該對此給予特別重視,因為當收入分配不平等時,個人自付的衛生服務支出在衛生總費用中的比例越高,就會有越多的人因看不起病而被排斥在衛生服務之外。據悉,廣東在新生兒死亡率方面,政府衛生支出低的城市比支出高的城市高出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