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邊境城市東興構造“貿工互動”格局
新華網南寧5月3日電(記者向志強)中越邊境城市廣西東興正在積極實施貿工互動的發展戰略,由于邊貿的繁榮、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及政策環境優勢,一大批單純從事貿易的企業正在逐步轉變為貿工一體化企業,邊貿和工業互動的格局正在這里形成。
與越南一河之隔的廣西東興市邊境貿易十分發達。據統計,東興市有小額貿易經營權企業100多家,從事互市貿易的邊境群眾有1萬多人,城區注冊的經商戶有6000多戶。2008年,盡管遇到越南通貨膨脹和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東興市的邊貿成交額卻達到61.34億元人民幣,增長30.96%,創歷史新高。
建設不久的東興江平工業園目前已經有14家企業入駐,總投資6.09億元。
一些越南的公司甚至也開始到東興開設工廠。在海州糧油食品廠的工地上,來自溫州的廠長陳劍剛告訴記者,他來東興從事糧油貿易生意已經有5年了,現在從做貿易轉向開工廠,主要是基于東興的獨特區位所帶來的成本優勢。
越南仁和有限公司是越南一家大型的彈簧秤生產企業,產品出口日本、馬來西亞、中國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公司以前只在東興設有一個小型組裝代理公司,但量小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去年12月仁和公司決定在東興設立工廠,建成后產量將從現在的1天400臺上升到1天4000臺。“東興具有發達的水陸交通,能很便利地抵達中國的西南市場,是我們公司打入中國市場的一個很好的跳板。”仁和公司中方代表黃世興說。
東興市園區開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黃邦明介紹,依托東興邊境經濟合作區的平臺,工業園的產業定位是加工業,園區還將從硬件、軟件各方面積極優化服務,通過推行完善基礎設施、打造“零費工業區”等措施,吸引更多企業入園。
此外,東興市充分利用有利的區位條件,加強與越南芒街的合作,推動東興、芒街兩市按產業鏈分工,共同打造兩地工業園,推動兩市在農副產品加工、海產品加工、林產品加工和紡織品加工等加工制造領域的合作。
據介紹,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目前,東興已經有60%左右的貿易企業向加工貿易業轉變,并成了拉動邊貿進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