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設備產能激增可能導致價格下跌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太陽能行業即將迎來一次價格暴跌,并可能導致這個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行業之一出現大規模重組。
然而,行業分析師和官員表示,價格的暴跌也會加速太陽能技術的普及,盡管利潤率可能下降,但這會幫助提高未來的整體規模。
引發價格下降預期的部分原因是太陽能設備生產能力的激增。這可能會導致該行業多年來首次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
但是,影響價格的另一個因素是,在一些關鍵市場,政府對該技術的補貼水平存在不確定性。
據Ambrian分析師迪恩庫珀(DeanCooper)稱,全球太陽能電池模塊的生產能力將“顯著”增長,從去年的30億瓦增至2010年的150至200億瓦,其中大量增長來自中國。他表示,這一趨勢會促使太陽能設備組件的價格從每瓦特近4美元降至3美元以下,甚至更低。
這可能會導致該行業在未來6個月出現合并重組,規模較小的廠家將被更為老牌的公司吞并。
但庫珀認為,較低的價格也會帶來好處,因為制造太陽能組件的高成本迄今仍是銷售增長的主要障礙。近年來,硅的供應短缺也加劇了這一問題。
LuxResearch預測,在未來5年,太陽能行業的收入將增長超過兩倍,在2012年達到710億美元,但利潤率則會下降。
分析機構新能源金融(NewEnergyFinance)的高管詹妮蔡斯(JennyChase)表示,在發達國家,受到政府補貼的太陽能組件市場的擴張速度沒有生產擴張速度快。她表示:“我們預期,從2009年下半年起,生產能力會出現過剩。電池模塊的供應量將增倍,而市場規模沒有出現同樣翻倍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