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鋼鐵行業可“厚積薄發” --中國鋼材出口政策轉變
[我的鋼鐵] 2007-09-26 9月份以來,從中國進口的鋼坯價格由上月的520~525美元/噸提高到目前的555美元/噸,每噸上漲25~30美元。越南鋼材協會稱,由于中國對鋼坯出口實行限制政策,未來幾周內越南國內市場上的鋼坯價格還會上漲。受此影響,越南國內鋼材供應量將減少,價格繼續走高。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鋼坯銷售價格為600~612美元/噸。
重點投資鋼鐵行業
越南鋼鐵協會表示,越南鋼鐵企業規模較小,年產量超過50萬噸的企業只有3家,具體是太原鋼鐵公司、南方鋼鐵公司和Pomina,其余企業的年產量均在20~25萬噸之間。由于管理費用、原料價格、能耗及勞動生產率等難與大型鋼鐵集團競爭,因而很難降低成本。
同時,由于依附進口鋼坯,越南鋼鐵企業難以主動把握產品價格,而受國際鋼坯市場價格左右。
越南計劃投資部公布了2005~2006年吸引外商重點投資的包括工業、農業、服務業和旅游業等94個國家級投資專案。這些重點投資專案的公布,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外商投資,其中工業建專案74個,其中鋼鐵和有色金屬9個。
此外,越鋼鐵總公司計劃從現在起至2010年,重點投資建設8專案,通過加工國內礦產資源提高鋼坯產量,解決鋼鐵企業原料緊缺問題,同時投資生產鋼條和鋼板等,替代進口產品。
2006年,太原鋼鐵公司二期擴建工程、QuyXa礦聯營開采專案和年產200萬噸的熱軋鋼聯營生產廠開工,爭取2008年完工。2010年之前,投資建設年產25萬噸的峴港軋鋼廠和年產50萬噸的北方鋼鐵廠,擴建位于富美的軋鋼廠,將產能提高到60萬噸。
另石溪鐵礦設計年產500萬噸,計劃在2007年第1季開工,2009年完工接著投資55萬億盾建設以石溪鐵礦為原料的,產能450萬噸的聯合鋼鐵廠,計劃2015年投入運行。越南政府審批通過了“2007-2025年越南鋼鐵行業發展規劃”,具體目標是:2010年生產生鐵150~190萬噸、鋼坯350~450萬噸、成品鋼630~650萬噸;2015年生產生鐵500~580萬噸、鋼坯600~800萬噸、成品鋼1100~1200萬噸;2025年生產生鐵1000~1200萬噸、鋼坯1200~1500萬噸、成品鋼1900~2200萬噸(其中20萬噸為特種鋼)。2010年實現鋼材出口50~70萬噸,2025年達到120~150萬噸。
為實現上述規劃,2007~2025年,越南將投資建設六大鋼鐵廠項目:河靜鋼鐵廠(產能450萬噸/年)、蓉桔鋼鐵廠(產能500萬噸/年)、韓國Posco公司投資興建的高級軋鋼、鍍鋅板廠(產能300萬噸/年)、印度ESSA公司投資的高級線材鋼廠(產能200萬噸/年)、老街鋼鐵廠(產能150萬噸/年)和太原鋼鐵廠擴建項目。根據規劃,2007~2025年,越南鋼鐵行業投資總需求為100~120億美元。
鋼鐵行業道路坎坷
越南的鋼鐵行業是20世紀50~60年代在中國的無私援助下發展起來的,1959年成立太原鋼鐵公司并動工興建鋼鐵廠。1963年11月29日建成并生產出越南歷史上的第一爐生鐵,這標志著越南鋼鐵行業的誕生。
1945年越南解放后,中、俄專家與越南地質工作者在法國、波蘭等勘探的基礎上,對越南全國的鐵礦資源進行了勘探和普查。初步探明越南北方的太原、高平等省份有足夠的資源發展鋼鐵工業,儲量約為1億噸。后經越南地質工作者的全面詳查目前已探明鐵礦儲量15億噸,遠景儲量30億噸。為越南的鋼鐵工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越南鋼鐵行業在本地區及全球的鋼鐵發展領域,處于落后和不發達的地位。但其主要的不足是鋼坯的生產能力太小,沒有有效利用越南現有的鐵礦石資源來生產生鐵和鋼坯。致使各軋鋼企業和下游生產企業主要依賴進口鋼坯和半成品進行生產和加工。導致產能不穩、生產成本過大、勞動生產率太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太高、產品質量不穩定。越南鋼鐵總公司裝備、設備落后,大部份是中、小型設備,沒有配套技術支持,現代化水平很低,生產規模太小。只有2004年底投產的引進意大利技術的太原鋼鐵公司65萬噸軋鋼廠和2006年投產的南方鋼鐵公司40萬噸軋鋼廠以及部分外國獨資企業有較先進的生產設備。投資3萬億越盾的太原鋼鐵公司二期改擴建項目完成后,也只能將軋鋼能力提高到100萬噸。
為了支持投資發展鋼鐵產業,越南有識之士建議制定了一系列優惠貸款政策,認為國家應當允許鋼鐵行業發行工程債券和運用股份制籌措資金;批準鋼鐵行業進行設備投資的優惠信用貸款;對于年產400~450萬噸鋼鐵的冶金聯合區項目可給予30%的抵押資金,以此鼓勵鋼鐵業的發展。(陳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