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報道惹惱越南鮰魚商
有兩家法國電視對越南鮰魚(pangassius)養殖行業做出了批判性的報道,并且報道很快就散布于法國各大食品和健康類網站。越南水產出口協會VASEP表示,法國電視報道和網站聯合捏造了這一食品安全事件,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阻止越南水產品進入法國市場。VASEP協會主席Nguyen Huu Dung表示,‘為了贏取市場份額,許多人都會互相誹謗對方,網站只是報道了錯誤的觀點。’
歐洲環境和食品安全組織表示,對于進口Pangassius鮰魚食用安全性方面的過多關注,可能會誤導公眾。這種現象說明我們需要在水產行業可持續性的發展上做出更多的努力,這些產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Flavio Corsiin作為一名水產顧問,專門為環境保護組織WWF工作,他致力于研究越南鮰魚(Pangassius)行業。在接受采訪時,他表示:“我是一個意大利人,在意大利的時候,我會吃鮰魚,因為我知道它來自哪里,而且了解它的加工和檢驗過程是非常安全的,歐盟對于進口產品有著非常好的體系來保證它的食用安全性。”
2007年,法國2套電視頻道中曾經出現過相關報道,其中有出現過"Panga的傳奇"報道;在法國6套節目報道中也曾出現過"什么是Panga"?的討論。他們將焦點全部放在了湄公河三角洲的水污染方面,因為該地區是鮰魚重點養殖區域,而且也連續提到抗生素一詞,在養殖魚群時,使用從孕婦尿液中提取出的荷爾蒙激素來刺激雌性鮰魚產卵。
報道并沒有提及任何有關歐盟漁業水資源環境報告數據,這些激素的使用只出現在極少數養殖商,為了刺激雌性鮰魚產卵量增加。在捕獲和出口的魚類產品上,這些事情是根本不會發生的,更不可能出現在鮰魚片市場。Corsin表示,當越南鮰魚在出口歐洲檢驗方面出現問題時,在歐洲收獲的這些魚類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因為抗生素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了。
2003年以前,越南在出口鮰魚到歐盟方面并沒有明顯的舉措。2007年,越南出口了價值37.5億美元的水產品,其中包括150萬噸鮰魚(Pangassius),出口產品中有一半是銷往歐洲市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