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投資40億構建“大西南交通樞紐”
百色市東臨南寧,西接云南,北連貴州,南通越南,長達365公里的邊境線構成了該市天然的“黃金走廊”區位優勢。今年初,該市提出“盡快構建‘通邊達海、連內接外’的立體交通格局”戰略。百色機場復航,對于該市的交通需求而言,僅是萬里長征邁出第一步。就“接外”來說,百色與云南、貴州兩省主要城市的高速公路尚未打通,與越南等東盟各國交往便捷的陸路通道也僅是在運籌之中。“連內”也任重道遠,如平果至梧州的高速公路、田東至德保延長至靖西的龍邦鐵路項目、魚梁水利樞紐工程等水陸交通項目尚未開工。以水路而論,南寧至廣州段水運年通過能力已達3200萬噸。然而,由于百色至南寧段總長352公里的右江航道通航能力僅達到120噸,西南地區出海及運往粵港澳的大宗貨物無法就近在百色船運,只能遠走南寧或貴港裝卸,制約了廣西西南部水運的發展。
百色提出建設“四地一帶一樞紐”,其中“四地”即中國生態鋁工業基地、亞熱帶特色農業基地、國際化旅游目的地、商貿物流集散地;“一帶”即廣西右江河谷城鎮帶;“一樞紐”即指通邊達海的大西南交通樞紐。百色市委書記劉正東說:“‘四地一帶一樞紐’是百色提出‘到建市10周年時,實現財政收入100億、工業產值1000億、人均生產總值翻一番’目標的主要抓手,是實現百色跨躍式發展的主要途徑和戰略支撐。百色新工業基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建設,越來越依賴交通的改善。”
據悉,今后幾年,百色還將加大投入,重點做好“樞紐”建設,如推進百色至隆林高速公路和百色至龍邦高速公路的建設,推動田東至德保并延長至靖西龍邦鐵路項目建設,全面完成那吉航運樞紐工程,建設魚梁水利樞紐工程,推動老口樞紐工程上馬,提升平孟口岸等級等。(見習記者/王萬程) 來源:廣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