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7500萬美元投資落戶南昌的啟示
2001年,全球最大的衛浴產品公司美國科勒公司(以下簡稱“科勒”)在全國46個備選地以及東南亞部分國家進行考察以后,最終把7500萬美元的繡球拋給了南昌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南昌高新區)。
南昌高新區憑借何物降伏科勒?科勒又相中了高新區的什么?
南昌高新區管委會招商局招商三處處長熊黎輝是該項目的第一負責人,并經歷了項目整個招商全過程。11日,熊黎輝揭開了這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象征性”的半小時考察
2001年10月份,當科勒公司在國內各高新技術開發區考察時,此消息不脛而走,并很快被南昌高新區招商局工作人員知曉。
為了讓該企業來高新區“落一腳”,熊黎輝及其他同事正積極向科勒公司聯系。同時,他們還收集了高新區各類與科勒公司相關聯的服務,如江西豐富的銅鉑資源及交通運輸、人才培養等先天的優勢,可為科勒設立公司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及人力。
“在全國各地高新開發區逛了一圈后,科勒公司還是給了我們高新區半小時的考察時間。”熊黎輝認為,“這半小時,只是人家給的一個面子。”
但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考察期間,該公司最為關心的卻是高新區內是否配備防洪、排澇、防地震等更多細致地配套設施。在當時,這些是高新區的“短板”,誰也不知道外企竟然會要這些設施。
雖然科勒公司未能給南昌高新區打較高的印象分,熊黎輝卻認為這已經為雙方創造了不可多得的“機緣”。
徹夜制訂百頁英文資料
誰也不想錯過這千載萬逢的機會。當日下午5時許,科勒公司調研人員乘飛機離開了南昌,前往北京總部。全國46個備選地考察中,最終能看中的只有一個,而南昌卻只是計劃之外的考察點。如何才能搭上“科勒”的末班車呢?
當晚,熊黎輝召集部門所有人員開會,商討下一步對策。對科勒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能達到的下一步將如何進行改進等,同事們紛紛想點子、出意見。
“這次大會開了一個通宵,至早上6時許結束。大家一致的看法是務必要‘拿下’。”熊黎輝說,“我們還將大會上做出的決議翻譯成英文,一共整理的資料多達100余頁。”
事不宜遲,一夜未眠的熊黎輝立馬趕赴南昌昌北機場,乘飛機前往北京“送材料”。上午10時許,他來到了科勒在中國的總部,并親手將手頭多達百頁的資料送至科勒公司高層領導,該公司管理層看到厚厚一疊資料后,大吃一驚。
“這樣神速的服務意識,使外企對最不起眼的南昌有了深深的印象。”讓熊黎輝感到高興地是,接著,才有了第二輪、第三輪的交流及談判,并最終使“科勒”落戶南昌。2005年“科勒”正式在南昌高新區投產。
本報記者袁陽平
◇相關新聞
中博會上江西將重點
開展對接洽談工作
本報訊(記者袁陽平)負責江西省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籌備工作的南昌市外經貿委投資促進處副處長劉華透露,江西代表團將派百余人團隊參加即將在武漢召開的第三屆中博會。且此次中博會期間,江西省將著重“推銷”服務外包、加工貿易、農副產品加工展覽三大領域。
中博會期間,江西省代表團將重點開展對接洽談工作,掌握投資信息,結識新朋友,發展新項目,有重點地邀請客商,尤其是港澳臺、東南亞、日韓客商至南昌考察訪問。
劉華表示,此次中博會期間,江西省代表團將不進行大項目簽約儀式,預計將在5月份舉行的“江西·香港周”活動上進行相關項目簽約儀式。
據悉,第二屆中博會期間,江西省共向海內外客商推介1500多個招商項目,引進外資項目8個,資金1.52億美元;引進內資項目84個,資金70.08億元。 來源: 長江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