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成為中國鞋企通向東盟的窗口
現在,深圳實際上已成為中國大陸面向東盟各國的一個窗口。
深圳歡迎東盟水果據深圳海關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自深圳口岸進口東盟協議項下受惠貨物總值為1.4億美元,稅款優惠1.1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44%和20%,動植物產品及初級化工原料為主要受惠產品,東盟熱帶水果產品深受深圳消費者青睞。
2007年上半年,深圳口岸東盟協議項下貨物進口受惠貨值同比增長逾四成。深圳口岸進口東盟受惠貨物總值和稅款優惠分別占同期全國的5%和7%,及廣東口岸的27%和35%。受惠產品種類有所增加,動植物產品及初級化工原料為主要受惠產品。今年上半年,共有75個稅號的產品自深圳口岸享受東盟協定稅率進口,同比增長49%;但與同期全國408種受惠產品及受惠產品種類的增速相比,自深圳口岸進口的東盟受惠產品結構相對單一集中。此外,東盟熱帶水果產品,由于其具有味道鮮美、供應期長、保鮮技術較為先進等優勢,深受深圳消費者喜愛。
東盟已成深圳第四大出口市場自中國與東盟簽訂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來,深圳企業把東盟作為重點開拓的新興市場,東盟與深圳的經貿與投資合作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目前,深圳企業到東盟國家開展投資、貿易業務的已有幾十家,其中包括華為、中興、創維、康佳、招商局、中建二局等大型企業;東盟國家在深圳投資的企業也近四百家,如賽格三星、湯姆遜等,東盟惟一全球500強企業、世界石油工業收入排名第二的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最近也落戶深圳。作為國內公話行業的龍頭企業———深圳冠日通訊科技公司在2001年開拓國際市場時,就選擇了東盟成員國泰國作為突破點和橋頭堡。經過近五年的市場布局和培育,目前冠日產品已經大面積進入了東盟的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6個國家,年銷售額達4000多萬美元。
去年,深圳和東盟的貿易額急劇攀升,東盟已成長為深圳第四大出口市場。“走進東盟”是深圳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
目前,深圳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吸引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投資,世界500強企業在深投資達114家,2005年深圳外貿出口總額占我國內地的1/8強,連續13年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走進東盟”是深圳對外開放的重要戰略舉措之一,目前深圳企業在東盟的資產已達50多億美元,經批準在東盟設立的企業和機構已有160多家。
近年來,深圳積極發展與東盟各國的經貿合作,雙方貿易額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2005年,東盟已經成為深圳的第四大出口市場。眾多深圳企業也紛紛抓住商機,以自有品牌打開了東盟市場。如深圳飛亞達手表進入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盟市場,并開始以自有品牌搶占市場。
東盟十國在深圳投資增長迅速,經濟發達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直接投資深圳,泰國、菲律賓等國也通過農產品出口等方式在深圳設立企業。據統計,東盟國家在深圳投資的企業近400家。
東盟國家中經濟發達的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把深圳作為對中國投資的重點城市,以此來進入中國廣闊的市場,分享良好的投資環境。據悉,東盟國家在深圳累計投資項目已達600多個,協議投資總額超過13億美元,實際投資金額達8億多美元。
深圳、東盟秉承“揚己之長,補彼之短”這種優勢互補、互相促進的原則來加強雙方的經濟合作。東盟資源豐富、農業發達,深圳的紡織品、服裝、鞋、食品、谷物、建筑材料、機械電子、精密儀器、鐘表手表、車輛、金屬產品和化工產品在東盟受到了認同和歡迎。東盟企業向深圳輸送農產品和能源產品,到深圳投資建設能源生產企業,從而開創互惠互利、互相促進的雙贏局面。來源: 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