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餐飲業市場概況
印尼人口約2.4億,位居世界第四,2006年人均GDP為1500美元,然而貧富兩極分化嚴重,社會收入結構呈葫蘆型。印尼中產(按人均年收入5000美元計)以上的人口有5000萬左右,其中包括一個穩定的非常富裕的階層,但是全國也有近一半人口處于貧困線以下(按世界銀行的人均每天生活費不足兩美元計),2006年全國失業人口達1093萬人,就業不足人口約4500萬,如此分配結構很明顯地影響到餐飲業。除了收入分配不均勻外,印尼人口以及經濟分布也很不平衡,全國60%的人口和80%的工商業集中在占國土面積6.89%的爪哇島,中高消費階層則是集中在爪哇島的雅加達、泗水等少數幾個大城市,所以全印尼的中高檔餐館大多也是集中在這幾個大城市。根據印尼餐飲協會統計,全國有餐館近3000家,中高檔餐館總體生意較好、利潤豐厚,而中低檔面向大眾的餐館則經營窘困、贏利微薄。
首都雅加達是全國餐飲業的集中區,中高檔餐館有100家左右(雅加達有900萬人口)。據印尼餐飲協會數據,雅加達的中餐館占據市場份額近50%,其余50%則被印尼餐、日餐、美式快餐(麥當勞、肯德雞、必勝客)、韓餐、泰餐等瓜分。中高檔中餐館的規模通常是一家店50-100員工,營業額從300-400萬人民幣/年到1500-2000萬人民幣/年不等,規模大經營好的可達3000-4000萬人民幣/年,凈利潤有25-30%左右。然而相同規模的中等檔次中餐館雖然年營業額也能達到幾百萬人民幣,但凈利潤率通常只有10-15%左右,而中低檔次的中餐館則是經營艱難、競爭激烈。
雅加達主要中餐企業是新加坡的翡翠集團和香港的阿一集團,都采用公司化管理和連鎖店方式經營。翡翠集團以前在雅加達通過為當地餐館經營管理并特許使用其集團名稱標志的方式經營,2006年其投資600萬美元開設了自己的餐館并計劃于2007年在雅加達開設5家分店;阿一集團在雅加達開設3家分店,主要經營高檔海鮮。臺灣著名小吃鼎泰豐在雅加達也開設分店,主要經營各類面食。以上餐飲集團都是針對高端客戶,價格和新加坡相差無幾,但依舊生意興隆。另外雅加達的五星級賓館也大多設中餐廳,通常價格昂貴。針對中高檔消費群體的中餐館有十幾家,大多是印尼華商投資,聘請新加坡、香港或馬來西亞的中餐廚師,實行家庭式管理,有些聘請上述地區經理人參與管理,生意也比較好。近幾年,國內有不少人到雅加達嘗試開設中餐館,但是由于起點低、規模小,加上不熟悉當地市場和情況、缺少人脈等因素,成功者不多。目前經營狀況比較良好穩定的僅有幾家,主要經營廣東菜、福建菜、四川菜等,年營業額約幾百萬人民幣,員工50多人,屬于中等檔次和價位。
二、投資餐飲業法律法規
根據印尼《投資法》規定,在“旅游區和賓館集中區”對外資餐飲業開放,合資獨資皆可。由于印尼政府把首都雅加達和所有省會城市都列為旅游區,所以投資餐飲業在地區上可說是沒有限制。印尼對外資餐飲企業的管理政策也和當地企業相同,無優惠也無限制,具體有以下規定:
(一)稅收
每年向地方政府交納10%的營業稅,向中央政府交納所得稅。所得稅分三個檔次,企業年收入在5千萬印尼盾(相當于5萬元人民幣)以下的交10%;5千萬至1億印尼盾(相當于人民幣10萬元)之間的交15%;超過1億盾的交納30%。
(二)外籍勞工
外資餐館可以使用外籍員工,但和當地員工的比例最高不得超過1:2。使用外籍員工要向印尼勞工部辦理勞工證,每年一辦,辦理費用約3500元人民幣/人,同時每年須向印尼政府交納1200美元/人的外勞稅。中餐館若雇傭我國內廚師,則要提供國內正規廚師學校的畢業證書或者國家承認的專業等級證書,并經過公證和認證。
(三)相關經營證件
在印尼開餐館須向當地的旅游主管部門申請營業執照,并向衛生部申請衛生許可證。印尼對食品衛生方面的規定不多,也很少被執行,只要提出申請一般都能獲衛生許可證。印尼是穆斯林國家,若要在餐館賣酒則要向當地警察局申請許可,此申請帶有備案性質,一般也都可獲準。來源:駐印尼使館經商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