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進口中國中藥大漲
據(jù)馬來西亞《光明日報》報道,過去兩個月來,馬來西亞從中國進口的中藥大幅度漲價,一般的中藥價格漲幅至少20%到120%,有些特定的中藥,尤其補藥,漲幅則高達200%至300%。各種中藥價格在未來兩三個月,預料會再漲50%。
大年著名北京藥行有限公司丘奎新表示,去年各種中藥開始漲價,上兩個月的漲幅最高。由于全球市場對中藥的需求殷切,他預算在未來的兩三個月內,進口中藥還會漲價。預料再過一段日子,中藥價格才會慢慢穩(wěn)定下來。 他說:“一般人在吃的八珍補品也漲價,八珍補品里面的8種主要草藥,當中有5種中藥漲價超過50%,其余3種漲價20%。” 他補充﹐當歸的漲幅介于200%至300%、當歸片100%至150%、黨參70%、白術50%、白芍30%、茯苓30%、熟地30%,還有幾種屬于配料的便宜中藥也有起價。 他指出,大馬每間藥行所出售的千多種類的中藥大多數(shù)從中國進口,因為中國的土質及氣候適合生產中藥。這些草藥都是生長在內陸的高山野嶺,需要人工摘取。 他補充,也有些中藥是來自韓國及日本,不過價錢非常昂貴,商家都因為怕滯銷而很少進口。 他指出,中國進口草藥不斷的漲價,但是馬來西亞中藥店還是會繼續(xù)進口,因為顧客的需求量還是一樣多。目前,他還沒看見生意額下跌。不過,再多幾個月可能就會看見漲價帶來的負面影響。 丘奎新認為,中藥漲價不可能是單一因素造成。中藥身價暴漲,可能是四大原因造成,包括氣候、人工減少、需求增加等。 他指出,第一因素是全球氣候加溫,炎熱氣候造成中藥產量減半,而供不應求。 第二是中國青年都到城市做工,因為城市的工作穩(wěn)定,薪水也較高。這種情況,造成上山采藥的人力大量減少。 第三是中國草藥受到非中華民族的認同,導致市場對中藥的需求不斷增加,中藥的價錢也跟著水漲船高。 第四是有些特定的中藥受到集團的操控,炒高市場價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