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崇左 推進保稅區建設 構建口岸經濟帶
區位優勢奠定物流基地基礎
「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進東盟」是對崇左的真實寫照。在廣西提出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戰略格局中,崇左是個關節點,處在泛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和東盟經濟圈東部、中國與東盟海上信道和陸路信道的聯結交匯點,在區域合作中區位優勢凸顯,是中國通向東盟的門戶城市和最便捷的陸路通道。
被譽為「南疆國門第一路」的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與越南一號公路相接,陸路可達越南、老撾等7個國家,是泛亞公路東線的重要通道;莫斯科至北京至河內鐵路縱貫崇左全境。隨著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走向實踐和中國逐步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崇左市將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東盟物流大通道。
近年,崇左各口岸的通關能力正在提速,在憑祥口岸,一輛輛貨車以5-7秒的速度快速通關,形成了明顯的國際貿易和物流優勢,口岸經濟和國際貿易因而日益活躍,出口量連續四年居廣西第一。2007年,經崇左憑祥等口岸的過境貿易額達7.2億美元,約占廣西對越南貿易的30%左右。
目前,崇左已經形成輻射中國和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等東盟國家的紅木家具、五金機電、紡織服裝、水果蔬菜、中草藥、礦產品市場等六大貿易集散中心。依托成熟的市場和發達的交通,崇左的物流快速發展,特別是投資5億元的中國—東盟憑祥國際物流園(一期)和廣西第一個電子口岸友誼關口岸的投入使用,進一步奠定了崇左區域物流基地的地位。
口岸經濟帶逐漸形成
依托口岸優勢和區位交通優勢,崇左大力建設工業園區發展出口加工、國際貿易和倉儲物流業,作為發展口岸經濟的載體。沿南友公路和沿邊境口岸,重點規劃建設以資源開發型工業和出口加工業為主的兩條產業經濟帶,著力把崇左打造成為面向東盟的經濟走廊。沿南友高等級公路,重點為資源加工區;在沿邊地區,重點規劃邊境經濟合作區。
年初國家批準實施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中,確定設立中國-東盟憑祥邊境綜合保稅區,將成為全國功能最全、政策最優的陸路邊境綜合保稅區、帶動全市口岸經濟發展的龍頭。崇左市確定盡快形成以憑祥綜合保稅區為龍頭,產業分工明確、相互補充、空間布局合理的口岸經濟帶,吸引配套服務企業落戶,完善保稅區功能,擴大保稅區輻射作用,形成以綜合保稅區為核心,良性互動,共同發展的局面。
同時,崇左加強與國內和東盟各國的雙向交流與合作,大力發展出口加工業,構建外向型經濟,跨國投資有了新的開端。目前,已有13家企業在越南投資,投資總額達5000多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