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有望持續 零部件業發展模式待變
他表示,雖然增長的態勢不變,但整個行業粗放發展的模式卻亟待改變。此外,產能擴張過快導致市場競爭加劇,而最終可能引發的業內競爭格局變化,也值得關注。
企業經營壓力加大
劉元杰告訴記者,現在企業首先關心的就是成本不斷上漲所帶來的巨大經營壓力。鋼材、有色金屬等原材料繼續呈高位運行態勢,土地、能源緊缺,勞動力成本還將上升20%~30%,環境監管加大等等,令眾多小企業感到難以適應。產品成本上升很快,但產品價格卻很難上提,即使提了一些價也難以抵消成本的上漲,企業的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
此外,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率降低、加工貿易政策調整、歐盟對原產中國鋼制緊固件反傾銷調查等,讓出口企業更是雪上加霜。目前已有部分中小型出口企業停產。
其次,隨著行業的發展,產品結構矛盾日漸突出,亟待優化。劉元杰指出,現階段我國機械零部件企業尚不能為裝備制造業提供足夠的高檔關鍵零部件產品,一些重大裝備的關鍵零部件還需進口。如緊固件出口仍大量以低檔低價產品為主,進口的則多是中高端產品,進出口的價差越來越大,而且隨著我們在競爭中的比較優勢(低勞動成本、低資源價格、低能源價格等)逐漸喪失,我們出口產品所獲取的利潤越來越薄,產品結構的提升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第三,隨著進出口貿易的發展,貿易摩擦逐漸增多。劉元杰說,對此要高度警惕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2007年,緊固件出口同比增長37%,出口量已占其總產量的45%;鏈條出口同比增長17%,其產量的50%出口;彈簧出口同比增長12%;傳動聯結件出口同比增長11%。
劉元杰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國零部件出口數量大,出口勢頭強勁,尤其是緊固件和鏈條更是出口大戶,海外市場的變化對行業影響越來越大,出口風險加大。這些年來已發生多起針對緊固件的反傾銷調查,特別是2007年歐盟發起的反傾銷調查,今年要決定傾銷是否成立,此事對行業影響巨大。
對此,我們一方面應奮起應訴,力爭打贏這一仗;另一方面,調整產品出口結構,進行海外產業布局,加強行業自率,建立產業安全預警機制,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促進出口貿易又好又快發展。
針對行業近兩年產能擴展過快的現象,劉元杰認為值得警惕。他說,鋼鐵企業正向緊固件領域延伸,一些重機廠也加大了對風力發電齒輪的投入,外資企業在基本完成在中國零部件領域的布局后也不斷加大投資,這一方面促進了我國零部件產業的發展,也將加劇市場競爭,可能引發企業重新洗牌。
力促發展需多方并舉
如何解決行業發展中遇到的這些問題,劉元杰談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要力促自主創新,實現科學發展。
劉元杰指出,零部件行業正處于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型時期,而自主創新是實現企業轉型的關鍵。
當前,機械工業發展的重點正由主機向關鍵零部件拓展,著力突破關鍵零部件的核心技術。國產零部件在技術、質量、可靠性等方面仍有差距,如轎車自動變速箱,汽車發動機的時規鏈,風力發電的軸承,轎車發動機上的高強螺栓、彈簧、粉末冶金零件等,幾乎都涉及到零部件行業的產品,可以說,零部件企業肩負著沉重的歷史使命。
重點骨干企業應有選擇、有重點地突破關鍵制造技術,掌握關鍵零部件發展的主導權。如有些公司正努力形成由變速器、傳動軸、可變螺旋槳組成的船舶傳動系統,或由鏈條、鏈輪、齒輪箱組成的傳動系統等,打造獨特的供應鏈優勢,發展的思路方向清晰可行;有些企業則著力發展風電齒輪箱、轎車齒輪箱、重型汽車齒輪箱,其技術創新的思路和經驗值得借鑒。
但劉元杰強調,零部件行業中95%的企業是中小企業,他們普遍存在科技投入不足、開發能力不強、信息渠道不暢等問題。對此,協會下一步要加強行業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為這些中小企業提供及時、優質的科技信息服務,開展向中小企業的技術咨詢、技術合作、技術轉讓等社會化服務,為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二是要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
劉元杰指出,改革開放30年,我們依靠廉價土地和人力資源的比較優勢,在國際產業轉移中,我們承接了傳統機械制造業,我們抓住了機遇,取得了很大發展,成為世界加工廠。但時至今日,單靠比較優勢的路已經越走越狹窄。如何由世界加工廠變成世界制造中心?除要走創新之路外,還應整合集聚優勢生產要素,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調整。在發展傳統制造業本體核心能力的同時,加強研發和流通諸環節服務,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以支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目前,通用零部件行業的結構調整步伐已在加快。部分企業陸續從沿海向內地實施戰略轉移,如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協會與緊固件分會、寧波市緊固件協會、溫州市緊固件協會組織企業向邢臺開發區、沙河市開發區集群化轉移,由單打獨斗到聯合起來實現高起點的發展;江浙一帶的鏈條企業向安徽、江西區域轉移,收到良好的成效;廣東緊固件也在策劃向欠發達地區轉移,一些企業還通過兼并重組等資本運作方法提升產業供應鏈的優勢。
三是要積極推進大企業戰略,同時加快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發展。
劉元杰認為,有實力的大企業可以采取上市融資,以資產、資源為紐帶的兼并收購重組,整合優勢力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要打造一批擁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化的企業集團。近兩年來國內外零部件行業發生多起并購案例,其中包括萬象集團、華翔集團的海外并購。
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需要借助大企業集團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引導和帶動中小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朝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四是要加強行業自律。對當前業內一些無序競爭現象,劉元杰表示擔憂。他說,這嚴重影響了行業的發展,也是引發國際貿易摩擦的因素之一。市場經濟賦予企業很大的活動空間,但同時市場經濟亦是法制經濟,企業要遵守行規行約,遵守“游戲規則”,加強行業自律。 鄒潔 中國工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