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背后的“關系幽靈”
進入4月,2008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已經到了沖刺階段。
“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495萬,比去年增加82萬,在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壓力仍然突出。”不久前結束的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傳出了這樣的聲音。
莘莘學子在寒窗苦讀后將如何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記者近日對北京一些人才市場進行了走訪。“找人”成為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陳可2006年畢業于一所普通大學的電子商務專業。畢業之后他在甘肅某縣級市工作過一段時間,但由于待遇較低等原因,小陳放棄了以前的工作,只身來到北京。但半個月過去了,他投出去的簡歷都石沉大海。
“畢業兩年,我找工作的經驗甚至比工作經驗還要豐富。”陳可說,“我當初還很樂觀,以為憑我的能力,應該沒有問題。我每天必看報紙上的招聘廣告,每周都到人才市場,但就是找不著工作。我覺得自己頂多能再熬半個月,如果還不行,就只好再回甘肅去了!畢竟我在北京"沒有人",想找個好工作,很難!
應屆畢業生楊華是武漢科技大學國際貿易專業2008屆畢業生。他目前的狀態與陳可形成了鮮明對比,他早已在一個大公司開始上班,畢業后就將轉正。他目前就職公司的老板是他父親的故交!艾F在的實習基本上就是走個過場,過兩個月我就轉正了,F在找工作關鍵還得"有人"!
據重慶市2007年大學生就業情況調查表明:近半數大學生認為最有效的就業方式是靠家庭和個人的社會關系。在“你認為最有效的就業方式”的調查中,44 .82%的被調查者認為最有效的就業方式是通過家庭、個人社會關系和找熟人;其次才是通過人才機構舉辦的招聘會、個人自薦、學校組織的就業推薦活動,分別占17.11%、15.18%、14.97%。
“找關系,似乎已變成了求職的敲門磚。”陳可說。“靠關系”是一件很無奈的事
“幾乎所有人都會說,找工作靠家里關系,會破壞公平原則,激化就業矛盾。可當就業的壓力實實在在地壓到自己頭上時,只要能"開發"父母關系的,幾乎沒人不去利用的。”在讀研究生王琪表示。
張鋒是某傳媒類大學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他本可以依靠父親的關系在當地電視臺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伤麉s拒絕了父親提供的便利,靠自己的努力在北京某影視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
張鋒說:“我其實很想向父母證明一下自己的實力,現在回去我感覺挺沒出息的……但也難說,我們上一屆就有師兄在外面混了一年,最后還是回老家干了家里給安排的工作。”
劉靜宜是靠關系到某大公司工作的,已經工作了一年多,她感覺靠關系找工作對年輕人來說弊大于利。“首先你沒有了任何選擇的權力,完全服從別人的安排。另外如果你不想干了,也很難退出。因為你是靠關系求別人過來的,在情面上說不過去。”“關系就業”破壞就業公平
“"關系就業"已經成為了破壞就業公平的一項重要因素!鼻迦A大學社會學教師張軍認為,這是一種隱形的腐敗,“會把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帶到校園里,會對學生的心理與價值觀造成消極的影響!
“想要就業,總要同各種各樣的人才競爭。我寧愿大學生們為了就業,比操作能力,比證書多少,比實習經歷,比外語水平甚至比學校名氣,。但就是不愿意看到學生們去比關系。”北京大學團委副書記史善峰對記者表示。
史善峰認為,學生們十數年寒窗苦讀,如果因別人有關系而被擠下了本屬于自己的崗位,這無疑是一種不公平!皯撟尨髮W生們相信"付出就有回報"。”
人力資源專家趙瑞表示,依靠家里的關系找工作確實會有一些便利,但是參加工作之后,完全就要靠自己的本事,家里的關系基本就靠不上了!凹词褂嘘P系,還得在有實力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