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棕油業簡況
一、 油棕種植及棕油產量
馬來西亞種植的油棕主要是改良品種TENERA,種植3年結果,經濟期 25年,每公頃油棕園的油棕鮮果串及棕油的產量分別為19噸和4噸左右,榨油率20%左右。
多年以來,馬來西亞油棕種植面積和產量在逐年增加,2005年以前,馬來西亞油棕種植面積和棕油年產量一直居全球第一。近年印尼油棕種植速度快于馬來西亞,2006年取代馬來西亞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油種植國。
1996年馬來西亞油棕種植面積269.2萬公頃,2006年增加到417萬公頃,比1996年增加了54.9%,比2005年增加了2.8%。馬來西亞油棕種植園集中度較高,聯邦土地局、森那美、居林、IOI、金希望等大企業的種植面積約占全馬種植總面積的60%,沙巴州種植面積124萬公頃,占馬油棕種植總面積的30%。《馬來西亞油棕種植面積》見附表1。
附表1:
馬來西亞油棕種植面積(1996-2006)
年份 |
西馬 |
沙巴 |
沙撈越 |
全馬種植面積(公頃) | |
合計 |
同比(+-%) | ||||
1996 |
1,926,387 |
626,008 |
139,900 |
2,692,286 |
|
1997 |
1,959,377 |
758,587 |
175,125 |
2,893,089 |
7.46 |
1998 |
1,987,190 |
842,496 |
248,430 |
3,078,116 |
6.39 |
1999 |
2,051,595 |
941,322 |
320,476 |
3,313,393 |
7.63 |
2000 |
2,045,500 |
1,000,777 |
330,387 |
3,376,664 |
1.91 |
2001 |
2,096,856 |
1,027,328 |
374,828 |
3,499,012 |
3.62 |
2002 |
2,187,010 |
1,068,973 |
414,260 |
3,670,243 |
4.89 |
2003 |
2,202,166 |
1,135,100 |
464,774 |
3,802,040 |
3.59 |
2004 |
2,201,606 |
1,165,412 |
508,309 |
3,875,327 |
1.92 |
2005 |
|
1,200,000 |
|
4,049,201 |
4.49 |
2006 |
|
1,240,000 |
|
4,170,000 |
2.80 |
數據來源:馬來西亞棕油局
隨著馬來西亞油棕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棕油產量也在年年增加,由于棕油生產、提煉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馬來西亞棕油產量的增幅明顯高于油棕種植面積的增幅。2006年馬棕油總產量1590萬噸,比1996年的838.6萬噸增長了89.6%,增幅高出同期油棕種植面積增幅34.7個百分點。《馬來西亞及全球棕油產量情況》見附表2。
附表2:
馬來西亞及全球棕油產量情況
|
全球棕油(萬噸) |
馬來西亞棕油(萬噸) |
馬來西亞棕油產量占比(%) | ||
產量 |
同比增減 |
產量 |
同比增減 | ||
1996年 |
1628.2 |
7.05 |
838.6 |
16.13 |
51.50 |
1997年 |
1790.3 |
9.96 |
906.9 |
8.14 |
50.66 |
1998年 |
1691.9 |
-5.47 |
831.9 |
-8.27 |
49.17 |
1999年 |
2063.1 |
21.94 |
1055.4 |
26.87 |
51.16 |
2000年 |
2182.5 |
5.79 |
1084.2 |
2.73 |
49.68 |
2001年 |
2335.5 |
7.01 |
1180.4 |
8.87 |
50.54 |
2002年 |
2543.5 |
8.91 |
1318.0 |
11.66 |
47.98 |
2003年 |
2970.1 |
16.79 |
1335.5 |
13.28 |
44.97 |
2004年 |
3323.9 |
11.92 |
1397.6 |
4.65 |
42.05 |
2005年 |
3428.2 |
3.14 |
1496.2 |
7.05 |
43.64 |
2006年 |
|
|
1590 |
6.1 |
|
數據來源:《油世界》,馬來西亞棕油局
二、棕油及上下游產業鏈
油棕樹渾身是寶,從果實到樹干,從果殼到果柄,從復葉到油棕核殼,都能加工成各種產品。主要產品分類如下:
棕油產品主要包括:棕櫚毛油(食用油)、棕櫚液油(食用調和油)、棕櫚硬脂(用于加工人造奶油、肥皂、飼料)、棕櫚仁油(用于食品加工)、棕櫚仁液油。
棕油上游產品主要包括:干內纖維加工成的淀粉,空果柄及果殼加工成的衛生用紙、包裝用紙和纖維墊等。
棕油下游產品主要包括:人造奶油、起酥油、油脂、咖啡伴侶、甘油、脂肪胺、肥皂、類可可脂、乳化劑、飼料、油墨、洗滌去污劑、化妝品和護膚用品等。
在棕油產品系列中,棕油是最主要的產品,在很多國家廣泛用于食用和食品加工業。除了其價格低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棕油富含維生素A、E(類胡蘿卜素含量500-700ppm)、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可用于治療和預防維生素A缺乏癥及由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如缺鐵性心臟病和動脈硬化,降低血液內的膽固醇含量。棕櫚油用于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的配料中,還可降低反式脂肪酸作用,有益人體健康。
三、棕油及制品出口
馬來西亞棕油及制品是馬來西亞第二大類出口商品,占全部出口總值的5.5 %左右,其中棕油出口量占全球棕油出口總量的50%左右。據馬來西亞棕油局統計,2006年馬來西亞棕油及制品出口2012.9萬噸價值318億令吉,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8.1%和11.2%。其中棕油出口1440噸價值226.5億令吉,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7.1%和13.1%;棕櫚仁油93.3萬噸,比2005年增長了9.7%,出口值21.6億令吉,比2005年下降了1%;油脂產品215.8萬噸,價值56億令吉,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17.7%和9%。馬來西亞歷年棕油出口情況見附表3。
附表3:
馬來西亞歷年棕油出口情況
|
全球出口量(萬噸) |
馬來西亞出口量(萬噸) |
馬來西亞出口占比(%) | ||
數量 |
同比+-% |
數量 |
同比+-% | ||
1994年 |
1076 |
|
675 |
|
62.73 |
1995年 |
1019.5 |
-5.25 |
651.3 |
-3.51 |
63.88 |
1996年 |
1076.3 |
5.57 |
721.2 |
10.73 |
67.01 |
1997年 |
1217.3 |
13.1 |
749 |
3.88 |
61.53 |
1998年 |
1089.7 |
-10.48 |
746.5 |
-0.34 |
68.51 |
1999年 |
1386.8 |
27.26 |
891.4 |
19.41 |
64.28 |
2000年 |
1500.4 |
8.19 |
908.1 |
1.87 |
60.52 |
2001年 |
1737.1 |
15.81 |
1061.8 |
16.93 |
61.12 |
2002年 |
1770 |
1.90 |
1062.5 |
0.06 |
61.15 |
2003年 |
2173.9 |
22.77 |
1176.5 |
10.73 |
54.12 |
2004年 |
2454.2 |
12.89 |
1258.2 |
6.94 |
51.27 |
2005年 |
2557.9 |
4.23 |
1344 |
6.82 |
52.56 |
2006年 |
|
|
1440 |
7.1 |
|
數字來源:《油世界》,馬來西亞棕油局
據馬來西亞貿易發展局統計,馬來西亞棕油及制品出口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是中國、荷蘭、巴基斯坦、日本、美國。2006年出口到上述五個國家的棕油及制品總量占馬出口總量的 50.6%。
中國連續多年是馬來西亞棕油的第一大進口國。2006年1月起,中國取消了棕油配額管制并實行統一進口稅率,棕油進口數量和價值均比上年有大幅增長。2006年,中國進口馬來西亞棕油及制品358萬噸,進口額16.53億美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20.98%和30.78%,其中,進口棕油292.6萬噸,進口額13.3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了41.9%和52.9%。近年中國進口馬來西亞棕油情況見附表4。
附表4:
2002-2006年中國自馬來西亞進口棕油情況
|
數量
(萬噸) |
數量增長
(%) |
金額
(億美元) |
金額增長(%) |
2002年 |
137.0 |
19.2 |
5.4 |
64.9 |
2003年 |
179.7 |
31.2 |
8.0 |
49.9 |
2004年 |
180.5 |
0.4 |
8.8 |
9.4 |
2005年 |
206.1 |
14.19 |
8.7 |
-1.07 |
2006年 |
292.6 |
41.9 |
13.3 |
52.9 |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四、棕油市場走勢
棕油價格隨著市場供需變化而變化,期間雖有波動,但整體呈上漲態勢。1998年棕油價格達每噸2486令吉高位,主要因為當年棕油產量下降8.27%,市場供應不足。2001年棕油價格降至每噸936.5令吉低點,主要因為當年棕油產量增加了8.87%,市場供應過剩。2002年來以來,棕油價格逐漸回升,總體態勢平穩上漲。2006年,馬來西亞棕油每噸平均價格1510.5令吉,比上年增長了8.4%。2007年上半年,棕油每噸平均價格 令吉,較2006年同期上漲了 %。 1997-2006年棕油價格表見附表5,2004-2007年棕油價格走勢圖見附表6。
附表5:
歷年馬來西亞棕油價格走勢圖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出口價格 |
1443.5 |
2486 |
1514 |
1030 |
936.5 |
1354 |
1613.5 |
1676 |
1394 |
1510 |
同比 |
13.35 |
72.3 |
-39.1 |
-32 |
-9.07 |
44.6 |
19.2 |
3.9 |
-16.8 |
8.4 |
數據來源: 馬來西亞棕油局
隨著人們對棕油認識的不斷加深、各國對棕油進口管制政策的日益開放、市場對棕油的需求的不斷增強,棕油價格也會在波動中上漲。中國取消棕油進口配額及鼓勵進口的政策將繼續刺激棕油進口;美國、日本自2006年起普遍改用棕油制作黃油等產品,對棕油需求量大增,2007年將繼續保持進口增勢。
六、馬來西亞棕油業管理體制
1、政府高度重視,設立棕油署專司行業管理
馬來西亞政府一直重視棕櫚油業的發展,先后在兩個國家發展計劃(第三個國家農業發展政策/NAP3和第二個國家工業發展計劃/IMP2)中專門制定了棕櫚油業的發展規劃。馬來西亞種植與原產部負責該行業的統籌規劃和政策協調。2000年5月1日馬政府將原有的棕櫚油研究與發展委員會、棕櫚油研究院和棕櫚油注冊管理局等三家機構合并成立了馬來西亞棕油署(Malaysia Palm Oil Board,MPOB),負責該國棕櫚油業政策制定、R&D、企業注冊、生產和貿易執照核發、市場開拓及相關咨詢等。
2、管理辦法詳盡規范,措施嚴密得當
脂肪醇
脂肪胺
脂肪酰胺 |
3、重視研發,確保行業領先地位
乳化劑保濕劑
炸 藥 |
4、設立衍生產品交易所,穩定棕油期貨價格
為降低國際棕油價格波動對業者影響,1980年,馬來西亞設立吉隆坡商品交易市場,現稱馬來西亞衍生產品交易所。交易所操作流程如下:先由國際商品交易機構、種植園主、煉油商和消費者等各方代表組成的交易商共同商定棕油期貨價格,生產者和消費者再簽單賣出買入,并在規定的日期內完成交貨。這樣既可保護棕油交易涉及者免受價格波動的影響,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棕油價格的相對穩定。
5、行業協會協同配合,自覺維護行業秩序
馬來西亞除官方設立棕油署外,民間還自發設立了馬來西亞棕油促進局、棕油協會、棕油精煉廠商會和棕油化學廠商會,在協助棕油署進行技術推廣、市場推廣、傳達行業信息、規范市場行為以及向政府提呈發展棕油行業的建議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