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平臺積極對臺招商引資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平臺,借東部臺資企業轉移之勢,積極對臺招商引資。特別是連續三屆桂臺經貿合作交流會的舉辦,讓各商家企業有機會拓展招商引資與臺灣各界交流空間,新的臺資企業相繼落戶廣西全區各地。據廣西日報報道,3月26在廣西隆安縣召開的全區臺辦系統項目跟蹤落實情況工作會議透露,截止2007年底,廣西累計批準臺資企業1251個,實際到位資金19.64億美元。
而臺灣有關統計資料也顯示,目前在臺灣對大陸投資排位中,廣西已躍升至第七位。
臺資企業紛紛落桂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效應凸顯,逐漸成為桂臺經貿合作的熱點。2007年下半年,經濟區的南寧市就與臺商鴻洲電子企業、翔鷺騰龍集團、臺灣麥斯集團、富士康等簽訂了5個大項目,目前這些項目進展順利。
去年10月底,南寧西鄉塘區政府已與廣西桂臺房地產開發公司就“臺灣街舊城改造項目(一期)”經“招拍掛”等程序取得項目用地,道路建設將于今年9月底竣工;2007年8月底動工建廠的鴻洲電子企業,僅短短3個月就實現正式投產,這家加工貿易型企業也是最早從東部轉移到南寧的臺資企業;翔鷺騰龍集團去年9月在隆安縣投資1.6億元建設2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項目,這是南寧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臺資的龍頭企業之一,現在已完成了項目的資源勘探、評估,項目立項等前期工作;備受關注的富士康投資計劃也正在緊鑼密鼓的布局中……僅2007年,南寧市就新增臺資企業9家,合同投資總額32.45億人民幣。
桂北的桂林市,也成為臺資的“洼地”。大潤發有限公司與桂林駿達運輸有限公司(汽車總站)簽訂了合作意向;臺灣鄉林集團要在桂林市區建設超五星級酒店;愚自樂園已經發展到了第二期;臺灣富景公司進軍桂林房地產,開工建設一棟86米的商住樓,另外還規劃400畝建“臺灣科技園”。
桂東部的貴港、玉林,一直是臺資青睞的“寶地”,臺泥等大型臺企紛至沓來。到目前,貴港已有6家臺資項目投產、2家開工建設、2家正在籌備中。隨著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的設立,臺資抱團涌向玉林,至今試驗區臺資項目達到了30多個。
工業后起之秀百色市,實施“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多渠道加大對臺招商力度。富建華國際(臺灣)石材有限公司進駐田陽;臺灣眾生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百色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的名優蘭花培養種植基地投資合作;其他2個臺資東部西移項目也在建設中。柳州、賀州、北海、欽州也成為東部臺資產業轉移的重點。
做好對接仍需努力
據了解,自2005年來,以經貿交流合作為主軸的桂臺交流活動日趨活躍,由年增35%左右的速度推進,上層人士來桂人數為過去的9倍。經濟交流合作活動的熱絡,有力助推了桂臺經濟交流合作的健康發展,兩地經濟合作項目快速增長。
“同比內陸其他地區,臺資在廣西投資的增幅也越來越大。”廣西自治區臺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據《兩岸關系》雜志公布,2006年廣西承接臺資轉移同比增加950%,增幅居全國之首。
記者從全區臺辦系統項目跟蹤落實情況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廣西利用抓住東部產業轉移的大好時機,積極開展對臺招商引資,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問題。其中主要的問題是國家對土地政策、金融政策和軌跡貿易政策不斷調整,土地管理、項目管理和環境保護管理更加嚴格,臺資移桂受到用地指標、地標、電力等方面制約較大。同時,各地客觀存在的“短處”也讓一些臺企對投資抱有顧慮,如桂林水運欠缺發達,公路運輸成本高,而且風險大,交通成為承接臺資的一大“瓶頸”。此外,產業配套能力不足,也讓許多看好桂林的臺企遺憾。
“有些地方的臺辦協調職能不夠明確,部門之間相互協調不夠,人員安排也不足等,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臺招商引資。”廣西自治區臺辦有關負責人說。為此,該辦就廣西對臺招商引資作出了明確指示,南寧、桂林、貴港和百色臺辦還針對臺商在當地項目做出了分析和總結,以更好地推進臺資入桂。
各地出招促臺企入桂
記者了解到,在對臺資項目支持上,廣西各市競相推出了對臺招商引資的政策,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導承接東部臺資轉移。
南寧市委、市政府領導十分重視對臺工作,特別是對重大臺資項目,都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由政府領導擔任組長,市有關部門分專人負責推動落實。為推動對臺招商,市委書記、市長均親自會見臺商,洽談項目,促進了重大臺資項目的落實。
桂林市完善機制,整合資源,合力招商。去年市委召開了三屆三次全會,專題部署和討論“承接頂部產業轉移,加快桂林園區建設”的決議,把對臺招商作為招商的重點。同時,建立制度,明確責任;建立“綠色通道”;定期召開會議,通報信息,掌握招商動態,研究招商策略。此外,充分從精神和物質都給予了鼓勵。
貴港市全市對重大招商項目實行領導聯系、分級負責制。負責聯系項目的領導經常聽取責任單位領導的項目情況匯報,定期深入項目單位調查研究,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百色市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百色市招商引資優惠辦法暫行規定》、《關于加快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暫行規定》、《關于實施再就業工程的意見》等文件,制定了優惠辦法吸引臺企。為確保投資企業“引得進,留得住,能發展”,樹立“人人都是投資環境,招商引資沒有局外人”的全民招商意識,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環境。
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各市臺辦對臺招商引資產生了更大動力;渠道的拓展,使各方面對開展承接東部臺資企業轉移工作更加積極。隨著全區資源的加快整合,投資軟環境的持續優化,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不斷完善,廣西承接東部臺資轉移將繼續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覃世默 覃欣)來源:中新網廣西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