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計劃開發石油天然氣
柬埔寨國家石油局3月27日公布了一份該國開發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詳細計劃,并透露將在2011年左右生產出第一批石油。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輿論普遍認為,油氣資源將幫助柬埔寨擺脫貧困并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石油工業剛剛起步
3月26日,柬埔寨國家石油局(CNPA)局長德多達拉在金邊召開的能源會議上透露,柬埔寨計劃在2011年左右生產出第一批石油。隨后,3月27日,柬埔寨石油局公布了開發本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詳細計劃。這一計劃包括構建一個有關油氣開發的管理框架,以及如何培養相關的人力資源等內容,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便是建立一個“國家石油賬戶”,政府要通過這一賬戶對油氣開發事業實現專項管理。
由于歷史原因,柬埔寨于1992年才開始進行石油天然氣勘探活動。當時,隨著政局的穩定,政府拿出6個海上勘探區塊和9個陸地勘探區塊進行國際招標,俄羅斯、法國、澳大利亞和印尼等國家的石油公司紛紛介入。但到上世紀90年代末,石油價格低迷,加上勘探工作進展緩慢,這些公司陸續撤離。進入2002年,國際油價高漲,柬埔寨政局日趨穩定,政府也開出了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的條件,許多國際石油公司陸續進駐柬埔寨,開始了新一輪的石油勘探。2005年,雪佛龍公司宣布在柬埔寨西海岸6000平方公里范圍內發現石油,并將這一區塊稱為A區塊。這一發現,結束了柬埔寨沒有石油資源的歷史。
柬埔寨政府預測雪佛龍公司發現的A區塊的石油儲量在4億桶至7億桶之間。而據世界銀行估測在柬埔寨西南部3萬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內,石油儲量高達20億桶。
據柬埔寨國家石油局一名高級官員透露,目前柬埔寨石油勘探工作的領跑者仍是雪佛龍公司,它已投入一億美元進行鉆井勘探,迄今已在A區內開鑿了14口油井,最新試采的一口油井可以日產原油800桶。
希望借助石油脫貧
未來幾年里,柬埔寨的石油產量對世界石油市場來說或許是微不足道的,但對這個擁有1300萬人口,其中40%的人口生活在貧困中的窮國來說,它不啻為一個改變命運的工具。
美國駐柬埔寨大使Joseph Mussomeli估計,石油資源將為柬埔寨政府帶來每年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這一數字將是柬埔寨目前GDP的兩倍。但同時,一些非政府機構和世界貨幣團體則向柬埔寨發出警告,認為其還沒有做好突然吸收規模如此之大的資金的準備。他們認為目前柬埔寨政府存在腐敗并且缺乏調整的基礎。
世界銀行減貧問題專家蒂姆·康韋說:“如果管理得好,這將成為柬埔寨的一大機遇。”康韋說,石油收入可以讓柬埔寨人在基礎設施上投資,幫助他們實現經濟多樣化,發展學校教育和開發自然資源,從而幫助他們在地區和世界經濟中競爭。他說:“令人擔心的是如果處理不好,石油會讓柬埔寨的情況變得更糟糕。”
對一個規模不大的經濟體來說,大量的石油出口將增加通貨膨脹和貨幣升值的風險,從而危及該國其他的出口制造業,尤其是服裝制造業。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說,尼日利亞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在過去35年里,尼日利亞的石油收入超過4500億美元,但由于管理不善以及腐敗,尼日利亞依然處于貧困中。專家說,對石油收入進行規劃正是柬埔寨應該做的。
柬埔寨首相洪森意識到了這一危險,他承諾當柬埔寨石油生產正式投產后,政府將把石油收入首先運用于減少貧困和增加投資。他表示柬埔寨正在加緊制定石油法,作為發展石油工業的法律依據。
目前,柬埔寨還計劃加入采掘業透明度行動計劃(EITI)來顯示其努力振興本國經濟的決心,這一組織的宗旨是保證成員國來源于礦產、天然氣和石油的稅收能夠用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
改寫亞洲能源格局
當今世界,對能源的爭奪越發激烈,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會變成全球矚目的焦點。柬埔寨的石油資源,不但使該國可能從一個能源進口國變成地區性的主要能源輸出國,更重要的是會顯著提升該國的戰略地位。
柬埔寨的能源預測引增加了眾多跨國(日本、韓國、科威特、泰國和新加坡)能源企業爭奪柬埔寨另外5塊油田的開采權及合約的熱度。而在柬國政府所指定的面積為6557平方公里的B區塊中,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是最主要的競爭者。
但亞洲時報在線的分析指出,這些跨國公司希望來柬開采石油的愿望不容易實現。任何與柬埔寨政府簽署的能源合作協議,可能都需要征得柬國最大企業Sokimex公司的同意。據悉,該公司與Tela Petroleum Group石油集團聯合,控制著該國80%的能源銷售市場,同時還壟斷了柬埔寨酒店業以及著名旅游景點吳哥窟的售票權。為了擺脫能源壟斷局面,柬埔寨人民黨的高層希望通過國家能源開發專屬權,將Sokimex和Tela公司建設成為世界能源巨頭。
分析師指出,柬埔寨發現新油田的時候,恰恰正值越南開始擔心國內能源供應將在10年后用盡。至今,越南河內當局仍未制定出如何解決未來能源缺口的計劃。鑒于越南和柬埔寨之間復雜的關系,越南對柬埔寨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也將會影響柬埔寨能源對周邊能源消費國家的分配。來源: 中國石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