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 創意 域名投資暴富不再是神話
從賣出750萬美元的business.com到賣出1400萬美元的sex.com,域名交易在短短的幾年內就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一夜暴富的神話。在這些美麗故事的光環下,許多人產生了投資域名一本萬利,坐在家里就能生錢的感覺。
然而到目前為止,能夠成功將域名賣出去的肯定是少數,賣給大公司賺得大筆美元的例子更是鳳毛麟角。到底如何理性面對域名投資,什么樣的域名才有投資的價值,成為了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越短越值錢
“投資域名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域名越短越好。太長的域名如果不是好到極點,很難獲得買家的青睞。”簡單的數字、字母的組合不僅容易被記住,而且輸入方便,不易出錯,而買家對于這類域名往往也是趨之若鶩。
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在域名交易市場上,那些上世紀90年代的先行者是最大的贏家。舉例來說,目前2位的.com域名已經成了絕對的稀缺資源,在國際市場上個個都是搶手貨,沒有幾十萬美元你根本想都不用想。而那些較早進入域名投資領域的人也由此賺到了互聯網的第一桶金。他們利用先占原則,搶注了一些短小精悍的域名,獲得了豐厚的收益。
據記者了解,在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買家對于短域名的需求正日趨上升,而許多老牌企業的加入更使得對于域名的爭奪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出于簡單易記的考慮,美國航空公司把域名從americanairline.com改為了AA.com,美國最大的傳統連鎖書店Barnes&Noble也把域名從barnesandnoble.com改為了BN.com.此外國內騰訊公司的QQ.com,中國化工網孫德良的ZJ.com(浙江都市網)等,都是花費上百、千萬買來的域名。這些例子都證明了短域名是多么的珍貴。
純粹按照統計學的算法,兩位26個字母與阿拉伯數字的組合一共是1296種,而三位字母的組合有17576種,其中混合數字的話就有46656種變化——這些簡單易記的域名早在2000年以前基本上就被注冊干凈了。而即將被注冊完的四位域名組合,單純4個字母一共有456976種之多,因為數量眾多,每天都有不少四位域名注冊過期,所以打時間差的域名淘金也就成為了可能。每天美國東部時間中午12點,都會有過期域名被刪除,域名淘金者則可以在北京時間次日凌晨2點開始蹲守,剩下的就看誰手快了。
簡單易懂是關鍵
盡管域名的長短作為一個硬指標,直接影響著域名的價格,但短域名和好域名之間并不能簡單地畫上等號。
事實上在域名市場上,一個域名所包含的商業價值大小將直接推動域名的價格。域名的商業價值來自兩方面:影響力和市場性。就影響力而言,易被理解、易被記憶、易發音、好拼寫的域名影響力大,簡單、人人皆知的單詞和詞組也很容易受到人們的認同。
實踐證明,在國際市場上,能代表產品種類的常用英語單詞非常值錢,Business.com以750萬美元出售,Wine.com以330萬美元出售,Autos.com也賣到了220萬美元,此外售價超過10萬美元的英語單詞域名更是數不勝數。
全球最大的域名注冊商GoDaddy總裁沃倫-安德曼認為,對于這類簡單易懂的好域名,投資者根本不用擔心會砸在手里,數字時代的稀缺資源就這么多,就看誰敢于在域名生意上壓資金。但有人統計過,所有英文單詞的.COM、.NET域名早已全被注冊一空,基本沒有什么投資的可能性。
盡管英語單詞域名已經被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搜羅一空,但作為中國的投資者認為投資的重點就在于考慮用詞語的拼音,而不是英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拼音類型的域名更符合中國網民的習慣。“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baidu.com把域名搞成hundreddegree.com,還會有哪個國人去使用它。”
創意成就價值
除了長短和商業價值這兩方面的考評之外,專家認為創意也是域名值錢的一大推動因素。不久前進行的一次域名評選就證明了這樣的觀點。在評選中,110100100010000.com這個長達15位的域名力壓yahoo.com,163.com等域名拔得頭籌,充分證明了創意的價值。而當年丁磊創辦網易之時,注冊域名時就巧妙地借用了當時普遍使用的電信撥號上網號碼“163”作為域名主體,該域名的優秀創意讓這個簡單、易記、有寓意的域名自然而然地為國人所記住。
盡管短小和易懂是投資域名最重要的原則,但隨著域名資源的消減,創意注冊正在逐漸成為他進行域名投資的主要手法。而通過這種方法,投資者不僅可以從投資中獲利,還可從中享受域名DIY的快樂。例如hao123.com,163.com這樣的創意域名也正在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青睞。
據了解,目前國內已有不少通過創意獲得成功的先例。例如一位投資者在得知大陸贈送臺灣大熊貓的消息后,大膽地注冊了包括“團團圓圓”在內的幾十個域名,而目前這些域名總標價已高達數百萬元。此外還有人在看到了麥當勞的廣告后便注冊了“我就喜歡”的域名,也受到了投資者的追捧,充分說明了在域名交易中,創意所蘊含的巨大商機。
互聯網資深分析人士尚進認為,盡管已經經過了最初的暴利階段,但域名交易這個行業還遠沒有達到壟斷的程度。固然先來者已經搶占了好位子,而且維持占有一個域名每年還要破費不少注冊金,可面對當今域名商業機制的現實,新的進入者還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得豐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