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是CAFTA發展關鍵所在
自2006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柬,中國政府承諾向柬政府提供2億美元優惠貸款之后,于2007年又向柬政府提供1億美元優惠貸款。中國向柬提供3億美元優惠貸款,但沒有限定用于何處。 “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中國對交通建設重要性的總結。近年來,推進區域經濟合作,交通運輸建設必須先行,這已成為中國和東盟各界的共識。柬埔寨政府把這3億美元的援助幾乎全部用于國道和橋梁等交通網絡的建設,表明柬埔寨政府對交通建設的重視,也從另一面佐證交通運輸對經濟發展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和東盟各國雙邊經貿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區位優勢的合作,需要國際大通道推動發揮最大的作用。泛北部灣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區位優勢的發揮、國際大通道的建設與完善。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曾指出,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經濟社會活動的數量,經濟社會它的活動的速度,它的效益都和這個基礎設備有關。 在泛北部灣區域合作的大背景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建設,交通設施是關鍵。王德榮認為,所以,環北部灣地區的區位優勢能不能發揮出來,關鍵看它的交通運輸系統建設得怎么樣。交通運輸系統建設好了,你的區位優勢就發揮出來了;交通運輸的建設不好,就起著阻礙作用,不單不是核心作用而是阻礙作用。 為了把泛北部灣的區位優勢發揮出來,各國必須從交通入手,循序推進系列戰略舉措。為從空間上更好地相互連接和各國各地區的內部暢通,積極構筑東盟的“海陸空”立體交通網。東盟各國的領導人在多種場合都強調需進一步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交通聯系。這不僅將提高東盟各國的一體化和競爭力,還有利于其他領域的發展。一個發展良好的港口和物流設施,有助于加強東盟各國的貿易和旅游業發展,并因此能提高東盟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立體交通網助跑北部灣 “一樞紐兩大港三通道四輻射”已成為形容泛北部灣交通的新用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要盡快推進國道、省道干線路網改造,盡快打通省際通道,提高技術等級的路網整體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廣西的建設國際大通道離不開與國內外的合作,只有更好地合作,才能實現與國內外更好地銜接。據悉,近期廣西高層將組團赴東盟和港澳地區訪問,將開展與東盟和港澳在港口、物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是北部灣經濟區開放合作的重要支撐。必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提升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互聯互通能力和水平。同時,加強國內國際合作,建設中國-東盟交通合作項目,較大幅度提高沿海港口吞吐能力、高級公路和大能力鐵路路網密度、機場吞吐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能力。 通過構建泛北部灣地區便捷的海上通道和陸上通道,將大大縮短中國泛珠經濟板塊、大西南地區與東盟大市場的距離,極大地推進中國和東盟之間的互通,提升雙邊貿易、投資與技術合作水平。 2007年12月底,中國通向東盟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南寧-友誼關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標志著中國至東盟的陸路黃金通道正式啟用。南友高速全長179.2公里,是廣西打開出國、出邊、與首府南寧連接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國通往中南半島國家距離最近的一條通道。通車后,從南寧到友誼關車程大約只需2個小時,比目前縮短一半的時間,從南寧吳圩到崇左的行車時間將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為1小時。 前不久,昆曼公路全線貫通,連接中國、老撾、泰國三國的國際大通道即將全面貫通,公路客運全線所需時間可由現在的48小時縮短至20小時,不僅為物流企業提供了便利化的物流渠道,對貨物貿易也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國際商報 | |
本報記者 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