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開綠燈泰國汽車業發展提速
最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泰國總理素拉育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日外交部稱,該協定被稱為經濟伙伴協定,泰國擬在約4年時間內將日本汽車進口關稅從80%降到60%,而日本將盡快取消對泰國農產品包括芒果、榴蓮等熱帶水果征收的關稅。這份自由貿易協議不僅刺激了因政變而受到影響的泰國國內經濟,也給因油價上漲和政局動蕩而委靡不振的泰國汽車業注入“強心針”。同時,泰國政府還推行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積極措施,以促進汽車業加快發展。
為引外資政府處處開綠燈
泰國政府曾表示擬將泰國打造成“亞洲底特律”,具體目標是在2010年前使泰國的汽車年產量達到200萬輛。但是去年以來,泰國汽車業受到國內政局動蕩、居高不下的石油價格以及通貨膨脹等負面因素影響,泰國對汽車的需求減少很多。去年泰國國內汽車產量約為120萬輛,而此次泰國政府與日本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能夠促進日泰兩國在汽車貿易上的往來,更進一步刺激了近段時間沉寂的泰國汽車業。
泰國為引進外資作出很多努力。泰國政府為實現汽車走向全球化,加快汽車產業政策的調整,對泰國本土的汽車制造商和外資同等對待。汽車零部件的國產化生產率限制已經被廢除,汽車組裝生產商不再被強制要求使用一定比例的當地產零部件。汽車企業中,合資企業或外資獨資企業的成立沒有嚴格限制,外商可以自由持股。政府還提供種種優惠,為擴大國內消費市場還降低關稅。
皮卡稱霸世界轎車齊頭并進
由于泰國寬松惠民的汽車政策,其汽車人均占有率很高。在泰國,家里有一輛汽車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他們往往不要求居住條件有多高,卻務必擁有一輛汽車,尤其是皮卡,更是當地街頭最常見車型。泰國目前為1噸皮卡的最大生產國。全球皮卡市場上泰國皮卡的銷量僅位列美國之后,排名世界第二。
除皮卡之外,泰國的轎車市場也蓬勃發展。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自2002年開始在泰國裝配奔馳E級豪華車,除供應本地市場外,還出口到其他東盟國家以及印度等。為與本田和豐田的經濟型轎車展開競爭,通用汽車從2003年起在泰國生產韓國大宇公司設計的轎車。韓國現代也在2005年開始在泰國建廠,裝配經濟型轎車。
跨國公司追加投資泰國汽車業成熱點
經過幾十年的滾動經營,泰國汽車產業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泰國擁有東盟國家中最大的汽車組裝能力,并成為東南亞的制造中心之一。泰國政府通過一系列投資激勵政策和降低關稅措施,把全球諸多大牌汽車公司吸引到泰國投資設廠。根據日本汽車生產商協會的調查,在東盟國家中,泰國生產的零部件質量最好,整車生產能力也規模巨大。汽車工業目前成為泰國第三大產業,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除了泰國勞動力價格十分低廉,這主要歸功于外國技術、資金的引進。
泰國目前的汽車從業人員已達35萬人。自2001年以來,汽車產量增加一倍。據悉,從2004年開始,日產、福特、三菱、五十鈴、豐田、通用、寶馬等世界大公司紛紛追加在泰國的投資。三菱、五十鈴和日產都開始在泰國組裝小型貨車,而豐田已經在泰國建設第三個裝配廠。對于到泰國投資的日本企業來說,泰國政府的優惠政策意味著巨大的利潤。據泰國汽車協會的統計,當前泰國最受歡迎的1噸皮卡市場幾乎被日本公司所壟斷。
為將泰國建成面向全球的汽車生產基地,這些跨國公司仍在繼續對泰國擴大投資。各大型汽車制造商均計劃提高泰國生產基地的出口目標,而且這些汽車制造商還享有東盟自由貿易協議或泰國與一些國家尤其是澳大利亞簽訂的雙邊自由貿易協議所產生的關稅優惠,并可借助這些關稅優惠來促進其出口。
泰華農民研究中心認為,盡管目前泰國經濟增長出現減緩及國內政局出現動蕩,但各大型汽車制造商仍繼續擴大在泰國的投資,泰國向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生產基地的目標繼續邁進。(中國汽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