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引擎正式啟動 廣西北部灣港口蓄勢待發
發展離不開資本,北部灣港口建設尤其需要外部資本的支持。就原始積累而言,北部灣三大港口中,只有防城港資金相對雄厚,欽州、北海兩港由于歷史原因,發展資金嚴重依賴銀行,資產負債率較高,加之三大港口此前惡性競爭,港口的盈利能力都很一般。
防城、欽州兩港劃入北部灣港務集團后,引入戰略投資者的重任落在北部灣港務集團。為了加快北部灣的港口建設,2007年8月,成立半年左右的北部灣港務集團與深圳鹽田港集團簽署戰略協議,雙方將合作推進北部灣億噸級區域性國際樞紐港建設,平臺主要是防城港的碼頭資產。
北海港的加入,使北部灣港務集團三港合一的夢想進一步實現,三港惡性競爭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它讓北部灣港務集團的資本夢想終于有了一個平臺。廣西省在成立北部灣港務集團時就表示,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資本市場的平臺和資源,把北海港以及北部灣沿海港口做大做強。
從規模上看,北部灣現有的三個港口吞吐量不過5000萬噸,如果剔除業主碼頭,三個港口的公用碼頭吞吐量可能只有4000萬噸左右,遠遠小于湛江港6000萬噸的規模。為此,北部灣港務集團正在欽州、北海、防城港掀起新一輪的港口建設。
按照北部灣港務集團的規劃,到2010年,該公司貨物吞吐能力將達到1億噸,2020年達到3億噸。其中在防城港,北部灣港務集團將重點建設東、西灣的萬噸級碼頭,2010年防城港通過能力將達6000萬噸;在欽州港,北部灣港務集團在大欖坪建2個10萬噸級的碼頭;在北海市鐵山港,北部灣港務集團也已經開工建設兩個10至15萬噸級的碼頭。
港口建設如火如荼、資產整合輪番上演,分析人士認為,在啟動資本引擎后,北部灣港務集團還將加快港口建設,但何時能駛上“資本快車道”,有待于它整合北部灣港口資產的速度和質量。
廣西沿海港口是中國距東南亞最近的港口,是西南地區邊界的出海口,政府已將沿海港口確定為中國25個主樞紐港之一,2006年廣西已擁有萬噸級以上的泊位26個,特別是近年來在明顯改善了深水航道,公路和鐵路、電力基礎設施建設,鐵道部和廣西計劃投資120億美元,改善廣西的鐵路網。這些項目已經建成,為廣西開展與東盟的港口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廣西沿海在建設期的10萬個項目,投資70多億美元,而廣西北海出口加工區已建成,臨海產業與經濟園區加快發展,將為發展合作提供產業支持。
新出臺的《廣西沿海港口布局規劃》,為有序開發奠定了基礎。在具體工作中,廣西重點加快深水、高效、專業化大型碼頭及配套航道的建設,尤其是石油、天然氣、礦石、糧食等大型專業碼頭的建設。新開工的9個5萬噸級以上深水碼頭項目,加上在建碼頭項目共投資26.69億元,增加通過能力2750萬噸。這些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廣西和各方共同盼望的北部灣億噸級現代化大型組合港,將橫空出世。
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統籌推進沿海開放開發,北部灣吸引著中外客商紛至沓來。目前,香港遠航集團、西班牙ACS集團等航運巨頭已有意向與廣西開展戰略性合作,共同開發建設港口,開辟更多的國內外航線。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還走出國門,與東盟國家各主要港口開展交流與合作。去年5月,該集團與印尼BLT集團簽訂了合資建設投資額達2億美元、總儲量為100萬噸的大型化工倉儲華南基地和防城港修造船基地;與新加坡萬邦集團合作建設北部灣配煤中心和北部灣遠洋航運公司。
為解決港口集疏運問題,廣西正進一步加快通往沿海港口的鐵路和高速公路建設。在鐵路方面,廣西已與鐵道部簽署會談紀要,計劃5年內投資1000億元,改造和新建2500公里鐵路,加上此前已經鋪開的“一攬子”項目,廣西將基本形成“三縱三橫”的鐵路網格局,實現與西南、華中、華南腹地的快捷聯運。公路方面,廣西規劃新建4條通往沿海港口的高速公路。
新體制和新機制迸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壯鄉“航母”正開啟新航程。待以時日,一座面向東盟的億噸級現代化大型組合港,將崛起在碧波萬頃的北部灣畔。(記者 王文) 來源:北部灣東盟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