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媒體:菲中越南沙探油合作擱置一年
菲律賓媒體報導,菲中越三國在南沙群島共同探勘石油的協議,因受到最近中國官方援助工程貪污丑聞的牽連而暫時擱置。
刊出這則報導的新聞雜志「News Break」,引述一名要求匿名的前雅羅育政府內閣官員報導,菲中越三國均已有效將「南中國海協議區三方共同海洋地震探勘協議」擱置一年。
南沙共同探油協議二零零五年三月十四日由菲中越三國的國營石油公司簽署,效期三年,覆蓋地區為菲律賓西南隅巴拉旺島以西十四萬三千路線里程海域。
菲律賓、中國及越南同意透過共同取得海洋地震探勘資料,評估南中國海域石油資源蘊藏量。但菲國強調,三國的合作僅限于探勘方面,不會涉及實際石油開采。
報導說,第一期探勘作業已于二○○五年九月一日至十一日十六日完成,覆蓋面積一萬一千路線里程(line kilometers),由中國的南海五零二號探勘船作海洋地震深測,取得的數據由越南作初步處理,再交菲國作進一步分析。
第二期于二零零七年十月開始,覆蓋一萬一千八百路線里程,原定于二零零八年一月完成,但稍后擱置。
這名消息人士稱,菲國目前無法克服憲法上對開發天然資源的限制、手頭信息不足、以及菲中兩國簽署的其它「問題協議」持續發酵,是南沙共同探油協議被擱置的主要原因。
他所提到的問題協議,是指菲律賓交通部與中國中興公司簽署的國家寬帶網絡架設協議。數名證人出面指稱,這件由中國政府放貸的工程,三分之二的預算成為政府官員的回扣,包括第一家庭在內。
消息人士分析,中國簽署南沙共同探油協議,實際上有政治目的,作為大陸國家,索討南沙群島的法律依據薄弱,簽署探勘協議可彌補這個軟肋。
他透露,馬來西亞、文萊沒有加入這項協議,就是不愿讓中國達到目的,而中國則轉向好說話的菲律賓作為突破口,并以「金錢考慮」作為交換條件。
目前共有六國聲索南沙群島的全部或部份主權,包括越南、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臺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