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北部的汽車市場見聞
出得關口,前來迎接的越南朋友小黎、小安,把我們接入了一輛柴油版的五十玲SUV中,就向諒山方向行駛而去。這段公路相當于國內的三級油路,坡陡彎急,好在車輛很少,小雨泥濘中的路段雖然跑不快,倒也沒有任何的堵塞與擁擠路段出現。七年前我曾來過這一帶,那時的公路是中間有一個兩米左右的油路帶,在沒有對頭車的時候,可以一輛車占在中間走,一旦會車時,只有每輛車的左邊在油路上,而右邊則要下到土路上。
現在的路比起過去是好得多了,但是據河內大學學習過中文,中文口語流利的小安說,因為整個的道路資源依然是非常有限,于是對于車輛的購置課以重稅,對于進口車來說,關稅雖然從百分之八十五減為百分之七十,但是加上百分之五十的特殊稅,百分之十的增值稅,于是為了購車的整個稅收部份仍在百分之一百三十左右。于是買輛奇瑞QQ大小的現代GETZ的完稅價為1.9萬美元,而買輛1.6升的本田思域,要么是1.6升的豐田花冠,其完稅價都在2.9萬美元左右。
對于做國際貿易,月收入在六千左右的小安來說,雖然在越北的大港口和工業城市海防算得上是工薪族中的高收入者,但是要想一圓多年的汽車夢,也只能從幾乎沒有選擇的,這入門級的,1.9萬美元的現代GETZ上手。在諒山吃過午飯后,繼續向海防趕路。一路上所見的乘用車多為日系和韓系車,美系車中的福特還有所見,通用的車幾乎不見,法系車和意系車基本上就見不到。商用車中重卡多為韓國現代,輕卡多為起亞。大客、小客車也是以韓國車為多,小面包車和微型貨車主要是老式的日本玲木。
瞪大了眼睛看看能見到什么樣的中國車,不時見到有福田的重卡,其它車輛也基本見不到。老式的,在國內絕跡了多年的依法卡車和蘇式嘎斯吉普車經常可見,在稀疏的車流中,車輛的品種也非常的少,回想起國內的游滾滾車流和眾多的品牌和品種,當今國內的車市真可稱得上是一個豐富多采的萬國博覽會。
從諒山的山區地帶穿出后,繼而是丘陵和平原地帶,一路車輛稀少,對于我這個開車上癮的人來說,此時手早已發癢,跟小安商量,能否讓司機小黎歇歇手?小安說沒有越南執照的話非常危險,因為一旦被越南的交警查到了會非常的麻煩。說到了海防后,找人辦一本并不難。剛說完不久,在一個三叉口上就遇到了越南的交警查車,棕黃色的警服顯得有點像是衛生防疫方面的政府人員。
到了距海防還有一百來公里的地方,走上了一條中間有隔離帶的一級公路,算是這天四百來公里行程中最好走的一段,這是連接越南的首都河內與另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海防間的一條高等級公路,說起來本應是高速公路,但是這比七年前筆者來時的三級公路已經好了不知多少倍,但是總的說來,道路資源的短缺可見一斑,而若不是高關稅擋住了購買,這些道路上可能早已是堵塞得動不了,如今在控制總量的手段之下,還能保持著暢通,可是越南的經濟也在快速的發展,如果說有一天越南自己也大辦汽車產業,把這高昂的車價拉下馬來,這汽車消費能夠長期地被加以抑制嗎?
進得越南北部最時髦的城市海防,乘用車中跑得最多的是大宇的MATRIX,豐田的VIOS、即國內的威馳,和一種東南富利卡模樣、卻是掛著豐田車標的SUV,大眾的車在這里基本見不著,日系車中的日產、三菱也不多見。與越南的朋友們除了游玩與吃喝之外,所有的時間都在侃車,隨著革新開放后經濟發展起來的越南大眾,太渴望擁有自己的汽車了,雖然現在的越南城市里,摩托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就象在廣東的許多二級城市里,摩托車多得車滿為患,但是沒準幾年之后,它們都將被汽車所取而代之。
幾天的時間在穿插于海防、河內、下龍灣和諒山的北部城市之間,就像是在與當地的朋友們開座談會,談起一款款車,談起在各地開車玩車,人們的興致始終是那樣的高,雖然擁有汽車在許多的越南朋友的生活中還不能迅速地成為現實,但是人們對這種力量加速度同時還有點玩味的機電產品的共同追求是在哪里都擋不住的。
從友誼關回到南寧,仿佛從一個清涼世界又回到了一個萬國汽車博覽會。想起了那一個個樸實而真誠的越南朋友,感嘆搞汽車文化真是好!到處都有知音,到處可以感覺受生活,玩味行業之道。更讓我為之期盼的是,幾年之后我再見到小黎、老黎、小安、阿香......之時,他們都開上了自己的車,而且最好都是我們中國自主品牌的好車......zhaiqin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