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各國國花今年將亮相南寧
以博物館合作推動文化交流,廣西與東盟各國的文化合作又邁進一大步。1月15日上午,由自治區文化廳、文物局和廣西民族博物館聯合舉辦的“中國廣西民族博物館與東盟各國博物館交流合作座談會”在南寧拉開序幕。來自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緬甸、菲律賓、泰國、越南八國相關博物館或機構的12名代表出席了座談會。 在會上,自治區文化廳廳長容小寧代表廣西文博界,向與會代表提出如下建議:建立與中國廣西民族博物館和東盟各國博物館聯盟;開展中國博物館展覽走進東盟、東盟各國博物館展覽走進中國活動;定期輪流召開學術研討會,開展廣泛交流與合作。 據悉,為順應廣西與東南亞國際區域合作新格局的要求,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廣西民族博物館設置了約2000平方米的“東盟文化展廳”,專門通過展出東盟各國的文物、圖片、文字、影像資料和其它有關展品向中國人民介紹東盟各國的國家歷史與文化。展覽主題每年更換一次,每年都在中國-東盟博覽會召開期間對外開放,它將成為每年在南寧舉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一大看點。 廣西民族博物館將于2008年下半年開館,“東盟文化展廳”初步擬定今年的展覽主題為“國花的講述”,即通過東盟各國的國花展示各國的歷史與文化。 本次座談會就博物館合作項目進行了協商,內容包括:請東盟各博物館對《國花的講述——東盟國家歷史與文化》展覽提出建議、方案;與東盟各博物館就協助收集《國花的講述——東盟國家歷史與文化》展品或提供展品等合作問題進行協商;與東盟各國博物館就“博物館10+1聯盟”的合作方式、內容等進行商討,收集各方意見、建議。 與會的東盟代表對廣西的文化遺產保護表示出極大興趣。據介紹,廣西建立了100多個文物博物館機構,公布了近2300多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300多處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42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西是世界收藏古代銅鼓最多的地區,也是世界上至今仍在使用銅鼓最多的地區。目前,廣西建設了一座民族博物館和10座民族生態博物館,為民族文化提供了異地保護和就地保護兩種不同模式。(記者甘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