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現階段和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商業環境相似,充滿機遇和挑戰——到越南做生意正逢
本報記者 周新力 近幾年中越經貿合作不斷擴大,經濟貿易迅速增長。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李欣廣教授認為,我國的家電、制藥、制衣、制鞋行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優勢,在越南從事這些方面的貿易有很大的獲利空間。 一位在越南經商多年的先生表示,現階段在越南做貿易必須積極和當地政府部門溝通,此外和政府官員建立恰當的個人關系也是很重要的。除此以外,還應該在當地尋找有影響力的合作伙伴。越南現階段和中國20世紀80年代的商業環境相似,充滿機遇和挑戰。 機械制造業機會巨大 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商務委員會秘書長許寧寧認為,對于個人外貿經營者而言,越南的機械行業和紡織服裝產業的貿易機會不容錯過。 越南機械行業比較落后,而其經濟發展又大量需要紡織機械、建材機械等。這方面我國產品具有性能質量價格比的優勢。 廣西社科院提供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農業國越南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中國產拖拉機、柴油機、水泵、脫谷機、收割機、烘干機。目前,我國不少農機生產企業面臨產品銷量下降、庫存積壓等問題,這為個人外貿經營者提供了絕好的外貿機會。 機器設備,包括運輸工具在越南現階段尚未能制造的情況下,越南政府將一律給予免稅進口。 紡織服裝市場廣闊 許寧寧分析認為,越南紡織服裝工業是最大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也是其主要的外匯來源之一。越服裝加工所需的高級面料以進口為主。為降低進口成本,越南企業傾向于從我國進口面料,同時還進口絲綢、毛絨等。越南制鞋業出口額逐年上升,但越南制鞋原料尤其是皮革短缺,皮革市場潛力巨大。 據越南貿易部統計,今年首季度越南從中國臺灣、韓國、香港及中國內地進口的紡織原輔料和皮革已達4億美元,而其進口的紡織原輔料及皮革主要用于紡織品及鞋類出口生產服務。據悉,直至目前為止,越南有近80%的紡織品、鞋類原輔料及皮革仍靠進口,其市場空間廣闊。 公路和鐵路運輸便利 中國貨物輸往越南主要通過公路和鐵路運輸,交通便利。公路運輸方面,越南和中國接壤的邊境口岸主要有廣寧芒街、諒山同登、高平馱隆、老街省老街等,中國貨物主要從這些口岸進入越南。這些口岸的交通便利,都有公路與我國連接。中越間的公路主要有從廣西的憑祥市至越南的諒山,從云南的河口縣至越南的老街,從廣西的板蘭鎮至越南的亭立,從廣西的靖西縣至越南的高平,從云南的麻栗坡縣至越南的河江,從云南的金平縣至越南的萊州等六條。公路運輸主要適合小宗貨物的運輸,運費也相對低廉。 鐵路運輸方面,1996年2月14日,中越鐵路河口至老街段、憑祥至同登段正式恢復通車。其中憑祥口岸每年對越貿易一直保持在30億元人民幣以上,約占中國對越貿易的25%,是中國對越貿易最大的陸路口岸。鐵路運輸適合大宗物品的長距離運輸。 我國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經商室魯躍中認為,目前越南吸引外資仍面對不少挑戰,硬件方面,基礎設施落后,交通堵塞嚴重,經營成本高;軟件方面,政策法規透明度低,隨意性強,申請手續繁瑣,加上官僚腐敗難以清除,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這些都是外貿經營者需要清醒認識的現實。越南政府對于這些弊端也已有清醒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