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煤炭資源概況
印尼的含煤地層屬始新世到上新世。始新統一般為陸相礫巖與砂巖。中巨港層包括中新統上部—上新統下部地層,總厚1200m,由泥質巖、海綠石砂巖、凝灰質砂巖組成,含有褐煤和含油層。上巨港層由凝灰巖與凝灰砂巖組成,夾有薄煤層和班脫巖。含煤地層變位輕微,傾角很少超過20。。在各個島上有工業意義的含煤層位不同。始新統中的煤為黑色致密煙煤,至上新統中變為次煙煤。在更年輕的侵入活動影響下,除煙煤外,還可見到變質程度更高的無煙煤和天然焦。大部分煤為第三紀,煙煤和次煙煤為始新世和中新世,而褐通常為中新世,煤層厚度從0.3m以下到70m,通常為5~15m,特厚層為劣質煤,埋藏較淺,傾角較緩,煤質較硬,圍巖較軟,涌水量不大,瓦斯含量較低。
2.煤炭儲量
印尼缺乏煉煤資源,但最近發現,東加里曼丹一些地區的煤有煉焦特性,蘇門答臘翁比林商揮發分煙煤的自由膨脹指數高達4,為“軟”煉焦煤。印尼無煙煤儲量為1億t,占總儲量的0.36%;煙煤52億t,占14.38%;次煙煤97億t,占26.63%;褐煤216億t,占58.63%。
3.煤質
一般來說,印尼煤炭具有主高水分、低灰分、低硫分、高揮發分等特性。次煙煤熱值高(23.83~30.17MJ/kg),揮發分高(37%~42.14%),低硫(0.1%~0.85%)。褐煤熱值18.16%24.37MJ/kg,揮發分24.1%~48.8%,硫分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