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國際稅收研究會赴越南調研初見成效
在越南期間,研究小組明確研究目的,直奔研究主題,分工協作,積極通過多渠道有針對性開展研究,主要了解了五方面內容:
一是越南現行的稅收基本制度。越南現行的稅收法律法規設有十稅一費:增值稅、特別消費稅、企業所得稅、高收入人群個人所得稅、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農業土地使用稅、房屋土地稅、資源稅、門牌稅、進出口稅、土地使用附加費。其中進出口稅由海關征收,其它由稅務局征收。還了解了越南現行鼓勵外國投資貿易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征管機構設置情況,稅收社會中介組織服務,稅收司法保障制度,稅收改革動向和中越稅收比較協調等內容。
二是深入河內市稅務局稅收征收中心了解稅收征收流程。越南河內市稅務局下設7個郡局(相當于我國設區的市的城區局)、一個稅收征收中心、14個支局,現有干部1900人,年征收稅款約170億元人民幣。稅收征收中心主要管理國有、外資、股份、私營大型企業,在編人員26人,年征收稅款80億元人民幣,主要負責管理企業的稅收登記、稅款征收、稅收減免、稅收咨詢服務,同時對企業的申報情況進行網上資料審核,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窗口報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與中國國內稅務部門設立的納稅服務中心服務流程相似,不同之處在于納稅人向稅務機關辦理稅收事項時用條型碼錄入資料,每份資料右上角都設有識別碼,稅務機關接到納稅人資料后,用條型碼識別器識別條型碼準確提到企業信息資料來辦理稅收事宜,方便快捷。
三是了解中資企業在越南的稅費負擔等情況。在越南期間走訪了在越南投資的五家中資企業:力帆-越南摩托車制造聯營公司、越南富源國際制衣有限公司、越南春天電器制造有限公司、興安動力有限公司、中越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這些企業都設在越南國家或省設立的開發區內,研究小組分別與企業的負責人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了解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基本情況、企業在越南生產經營中碰到的有關稅費問題、對中國企業和個人赴越南投資的建議等,從我們了解到的信息,越南的稅收負擔比較輕,政府收費幾乎沒有,在開發區內新辦的企業都能享受3-5年的免稅,3-5年減半征收稅款的待遇,但是由于法律不夠規范,行政執法部門中存在個人收受賄賂等腐敗現象。
四是收集稅收研究資料。本次赴越,通過與越南財政部稅務局交換稅收資料,從越南財政部網站和稅務局網站收集了與越南稅收有關的最新資料:各個稅種法律文件;稅收征收管理法及指導規定;稅收管理有關通知規定;稅收征收流程;近幾年的稅收年鑒;2007年公開出版的稅收雜志;越南外國投資法及實施細則和向納稅人發放的稅收宣傳資料。這些資料有中文版、越文版、還有電子文檔。
五是尋求建立中國-越南國際稅收研究溝通渠道。本次赴越開展稅收研究的另一個重要的目的是尋求與越南稅務部門建立長期的信息交流與溝通渠道。在越南期間,與越南稅務總局政策法制司范亭施司長,國際合作司阮德盛司長和河內市稅務局有關官員進行了座談交流,越南稅務部門對廣西國際稅收研究會提出的廣西與越南稅務部門建立長期、穩定、方便、及時的稅收信息交流渠道表示了同樣迫切的愿望,他們還建議廣西國際稅收研究會及時與越南稅務總局溝通商談,盡快把交流渠道建立起來,為雙方稅收研究提供方便。
在越南期間,研究小組還參觀了越南經濟開發區以及了解越南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為下一步深入開展中越稅收制度、稅收環境比較、稅收政策協調研究打好基礎。(汪星明 侯太強 莫觀華 黃安莊 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