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旅游合作先聲奪人
“立足旅游需求,發揮特色優勢,依托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把北部灣經濟區培育成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促進中心。”這是國務院批準實施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今,旅游作為北部灣開放開發的“先聲”產業,已成先聲奪人之勢。
旅游合作市場火熱
南寧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猶如打開了中國—東盟旅游廣闊市場的大門。如今,東盟10國已是廣西乃至華南、西南地區公民出國旅游最重要的目的地,也是廣西重要的客源市場。去年,這條中國與東盟海上旅游線路的“黃金通道”運送出境游客14萬多人次。
北海與東盟都連著一片海,要打開東盟旅游市場,有其天然的優勢。在去年首屆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論壇上,北海市與越南承天順化省旅游部門簽署了《旅游合作備忘錄》,雙方就發展兩地旅游和延長北海至越南旅游航線達成了共識:以最短的時間,讓郵輪通達東盟各國的主要濱海城市,與海上東盟六國連成一片。
近年來,南寧市已成為東盟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南寧朝陽路上的多家賓館,每天都入住大量的東盟游客,被南寧人戲稱為“東盟街”。當前,我國旅游行業“老字號”的中旅、國旅、青旅,都加大力量參與北部灣旅游業的合作。去年以來,廣西相繼開通了南寧至金邊、吳哥、萬象的空中航線,并對通往東盟的航空線路給予補貼,為加速泛北部灣的旅游合作“火上加油”。
不僅南寧、北海,廣西其他市縣的旅游業者也紛紛加入了泛北部灣旅游合作的行列。去年全區各市都與東盟國家展開了旅游洽談,簽訂了一批旅游合作項目,共同打造世界級的旅游品牌,崇左市就與越南旅游總局圍繞雙方合作開發德天瀑布跨國旅游景區達成了一致:圍繞德天景區,中越各劃出一定的土地面積,建立一個德天旅游特區,從中國或越南進入特區的游客,都可以暢游整個德天景區。
兩廣旅游相得益彰
廣東是連接港澳的重要通道,是廣西加強與港澳臺地區合作、乃至拓展廣西旅游國際出發空間的重要交通樞紐。而廣西的山水風光、濱海情韻、邊關攬勝、民俗風情,都備受廣東游客喜愛。人文相近、地緣相鄰為兩地長期合作提供了天然優勢。
無障礙旅游的提出和實施,是兩廣地區的一個創舉。兩廣無障礙旅游區從前年起試運行,雙方旅行社不需經地接社和配備地陪,對旅游團隊操作實行組團、接待一條龍服務,區域內互相開放旅游市場,跨省區設立法人資格分支機構,雙方的旅游車輛入城、入景區相互給予方便等。這一系列的無障礙運作,使兩廣旅游產業的合作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跨越。
去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六市(4+2)無障礙游區、兩廣九市(又稱“4+5”)區域旅游合作機制、十市自駕車無障礙旅游聯盟等相繼出現;今年,兩廣無障礙旅游區又迅速擴展到兩廣的20個城市。兩省區還就擴大旅游合作達成五條協議:即構建兩廣10市首個自駕車無障礙旅游區域,成立兩廣10市首個自駕車無障礙旅游聯盟,推動自駕車無障礙旅游的發展,共同策劃推廣自駕車無障礙旅游精品線路和建立自駕車無障礙旅游聯盟的保障機制等。
合作讓兩廣效益相得益彰。無障礙旅游區啟動后,廣東接待的廣西游客量及廣東到廣西的游客量都在增加。目前廣東已是廣西國內旅游重要客源省,廣東游客占廣西游客年總量的1/8。歷年的“黃金周”,前來北海、玉林、南寧、崇左四市的自駕游車輛,八成以上是廣東車牌號。中越邊境線上的德天風景區,游客五成以上是廣東游客,僅去年一共就接待廣東游客32萬人次。
“4+2”旅游結盟
北海銀灘、欽州三娘灣、防城港金灘、玉林宗教文化、南寧會展商務、崇左德天瀑布和花山崖壁畫,都是北部灣經濟區(“4+2”)的旅游品牌。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的背景下,如何讓濱海風光與青山綠水、會展商務的特色旅游發揮出品牌優勢,拉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無煙產業”,六市旅游部門迅速達成一致:建立旅游聯盟,壯大旅游實力,打造旅游精品。
2006年,南寧市旅游局與欽州市旅游局舉行兩市旅游合作啟動儀式,決定共同整合兩地旅游資源,實現兩市旅游市場一體化,推進以“壯鄉綠城—濱海風情”為主題的旅游線路,全面打造桂南旅游品牌。2007年,經濟區內6市簽訂了《環北部灣區域旅游合作協議》,以捆綁銷售、整合資源的方式,共同構建廣西“4+2”區域旅游聯盟,共同打造廣西北部灣旅游經濟合作區。根據協議,今年起,南寧旅行社組團到其他5市旅游,不用通過當地旅行社,直接在當地訂酒店、訂門票,價格與當地旅行社相同。這使旅客入區減少了程序,也得到更多的實惠。目前這6個市正在進一步搭建合作平臺,規范合作機制,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共同推出包括中越邊關游、濱海風情休閑游、宗教歷史文化游、環北部灣跨國自駕游等旅游線路。 (本文來源:中國產經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