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越南和老撾——異國鄉村掠影
喧鬧包圍泰鄉村。泰國的鄉村是喧鬧的,身邊不時有“皮卡”呼嘯而過,幾乎找不到安靜的地方。日本設在泰國的工廠,把這種小貨車做成了世界產量第一。價格不菲的小貨車部分出口,另一部分則充斥了泰國的鄉村。幾乎每個農家都有一輛,拉貨坐人兩相宜,方便實用。泰國的農業人口不斷減少,年輕人都愿意到曼谷這樣的大都市里追尋自己的夢想,只留下中老年人繼續耕種。土地沒有那么緊張,有時還能看見荒廢的地塊里長滿了野草。鄉村里種的是精品香米、綠色蔬菜、水果鮮花,高價供應城市并出口到世界各地。我們走訪的邦邦賽埃村,位于泰國相對落后的東北部。村長用電腦投影的方式向我們介紹,這個村去年人均收入達2.5萬銖(約合人民幣5400元)。
青山綠水看越南。探訪越南農村時,細雨連綿地下個不停。綠得透亮的稻田和陡翹的紅色屋檐,勾勒出一幅頗似中國江南水鄉的圖景,讓我想起兒時梅雨季節時的安徽老家。鄉村的路面有的是柏油,有的是砂石,進到村里則完成了水泥硬化。沒有當地人陪同,我們隨意走進了內排縣的一個村子。這個屬于河內的鄉村,還是越南的國家級貧困縣。村民住的是自家蓋的小樓,地上鋪地磚,廚房貼瓷磚,衛生間有下水管道,干凈整潔。主人一家三口,夫婦都在離村子不遠的工業區內打工。越南農村鮮有窮山惡水,多為青山綠水。城鄉差距相對較小,社會總體比較和諧,農民溫飽不成問題。越南全社會都非常重視扶弱濟貧,貧困人口由10年前的58%下降到現在的22%,被聯合國列為扶貧成效顯著國家。
老撾尚在自然態。從飛機上看下去,老撾到處是連綿不絕的森林,郁郁蔥蔥。樹和樹之間掛滿了密密的藤蔓,像是一頭亂蓬蓬的頭發,不同于棵棵分明的人造林,這才是真正的原始森林。驅車進山,遠遠望去,村子被霧半掩著,露出一頂一頂的草房。走近一戶農家,一只公雞立在房檐上引頸高歌,幾只母雞則在房后的草地上忙著啄食蟲子。房子是木板做的吊腳樓,樓上晾曬著舊衣物。有的屋腳下還有三兩只豬和羊,豬是痩小的身子、尖尖的嘴,與大腹便便的形象相去甚遠,看起來更像是野豬。平時在山林里野跑,肉吃起來也特別香。見我們舉起相機,老撾的孩子好奇而興奮,爭相睜大了眼睛看鏡頭。大人在耕田插秧,用的是手扶拖拉機或者水牛。吃飯時,全家席地而做,手抓著糯米沾點野山椒或鹽巴就是一餐飯了。還有時到河里撿塊鵝卵石,煮一煮,咂一下上面的腥咸味下飯。山高路遠,大部分的老撾鄉村還處在自給自足狀態,基本沒有商品交易,生活比較艱苦。在南塔省勐龍縣,我們遇到一群上身不著衣物的少數民族婦女,背著沉重的背簍,到規模和中國小鎮差不多的省城里賣農產品。在無欲無求的狀態下,老撾村民生活得平靜而安詳。(任建民)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