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民間風(fēng)俗
1. 稱呼
馬來人沒有固定的姓,所以在稱呼他們時并不以他們的姓作為稱呼。要恰如其分地稱呼就得對他們的姓名有點認識,才不至于擺烏龍。馬來人的名字可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中間隔著"bin"或"binti",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若是男士,中間就用"bin"(音為賓),而女士則用"binti"(音為賓迪)。所以一看名字,馬上便可分辨出他們是男士或女士。比如說AbdullahbinSamad這個名字,Abdullah是此人的名字,Samad就是他父親的名字。而Abdullah是一個男士。一般上在日常場合,我們多以Encik(音為:恩杰)來稱呼男性,以Cik(音為:杰)來稱呼女性。比如說當(dāng)方的名字是AbdullahbinSamad,就稱他為EncikAdbullah,若對方是FatimahbintiFaridah時就稱她為CikFatimah。 在較為正式的場合,如官方會議或儀式,則用Tuan(端)來尊稱男士,Puan(布彎)來稱呼女士,如TuanAbdullah或PuanFatimah。
另外,在較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昵的稱呼為Adik或dik(音為阿碟或碟,意為弟弟或妹妹),而名字則可省略。至于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之為用Pakcik(音為巴氣,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音為媽氣,意為伯母)。 而華人則可用姓名稱之。
2. 見面禮
傳統(tǒng)的馬來人見面禮十分獨特。他們在見面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后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但居于禮節(jié),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 但現(xiàn)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馬來西亞是最普遍的見面禮,不論用在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都可通用無阻。
3. 用餐禮節(jié)
在馬來餐廳用餐時若看到餐桌上有一個大大的水壺時,可別誤以為是裝著飲用水的茶壺,其實里面的水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上馬來人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用餐前及用餐后洗手是馬來人餐桌上的禮節(jié)。
4. 拜訪
在馬來西亞,除非主人允許,否則不管是到訪馬來人、華人或印度人的家,都需在入門前先脫鞋子。
5. 參觀回教堂事項
在參觀回教堂時必須衣著整齊,女性不可穿著暴露出手臂或腿部的衣著。在進入回教堂前必須把鞋子脫去。
6. 其他禁忌或禮節(jié)
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只能用拇指。與馬來人打招呼、握手、饋獻禮品或接物時不可用左手。若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是對他們不敬的舉止。馬來人忌諱別人觸摸其頭部,除了教師或宗教儀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隨意觸摸別人的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