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合作平臺 廣西福建商會積極引導企業走進東盟
構建合作平臺 加強對外聯系
——廣西福建商會積極引導企業走進東盟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黃信
廣西福建商會2004年9月成立,是廣西的第一家省級異地商會。該商會成立以來,成為福建企業與廣西、東盟交流合作的橋梁和平臺。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的不斷深入,該商會積極開展與東盟國家的交流合作,引導企業走進東盟。
立足廣西建設 構建東盟平臺
閩商是我國歷史上十大商幫、現代三大商幫之一,在海外享有第一大商幫的美譽。旅居海外的閩籍華僑華人有1200多萬人,分布在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東盟10國,資產存量超過3000億美元。
目前在廣西投資創業的福建籍工商界人士達25萬人,投資總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項目涉及農業、飼料、醫藥、環保、教育、娛樂、鋼鐵、化工、房地產、建材等20多個行業,提供了50多萬人的就業崗位。廣西福建商會成立近4年來,積極鼓勵會員弘揚閩商精神,堅持誠信經營,努力塑造精益求精的行業風范,顯示了閩商善觀時變、順應有為、愛拼會贏、合群團結的精神,為加快廣西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已有近百名閩籍企業家當選為廣西區、市、縣三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委員,部分會員及企業獲得了國家、自治區、市級榮譽稱號。
廣西福建商會積極發揮商會的橋梁和平臺作用,加強了與海內外閩籍商會的聯系,并與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以及東南亞的海外商會進行互訪,幾年來,接待了歐美地區及柬埔寨、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新加坡等東盟國家經貿代表團90多個、區內外調研考察人員共125批次,通過聯誼會、座談會、信息發布會、制作光碟、出版會刊等形式,加強與國內外商會的溝通,交換了信息,建立了友誼,開闊了視野。
據了解,目前廣西福建商會會員企業在馬來西亞、越南等東盟國家經營的主要行業有建材、飼料、機電、汽車配件等,會員企業每年從東盟國家轉口到其他國家的產品價值在5000萬美元以上。
在每年一屆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廣西福建商會積極組織會員參加東盟國家以及國內各省、市、部門舉行的經貿活動,為會員與東盟、國內企業的交往合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即將來臨,廣西福建商會正在積極組團分別赴東南亞、歐美考察,尋找商機,主動聯系東盟和世界各地的閩商商會,爭取為中國-東盟博覽會多作貢獻。記者在該商會辦公大樓看到,該商會最近的新會刊每期都刊登介紹東盟國家情況的圖文。該商會秘書長陳福慶告訴記者,他們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加強會員企業與東盟國家的交往與合作。
組團出訪東盟 簽署合作協議
應印尼駐廣州總領事館的邀請,在常務副會長李長華、秘書長陳福慶的帶領下,廣西福建商會企業家代表團一行36人于2008年5月13日赴印尼參加“印尼-中國投資與工業合作促進論壇”。這是廣西第一家省級異地商會單獨組團出訪東盟國家。
這次出訪的一個重要成果,是廣西福建商會與印尼印中中小企業商會簽訂了雙方友好合作協議書。根據該協議,雙方保持緊密聯系,加強投資貿易合作,定期組織商會會員企業互訪,交流貿易、投資、技術轉讓、法律服務和項目合作等方面的信息;推薦合作機會和合作伙伴,促進印尼和中國之間的投資貿易來往;為雙方會員提供直接便利的商務通道。同時,決定組織雙方會員企業在印尼雅加達和中國廣西投資建設商會工業園,并爭取在短期內形成一定的規模和產業群。協議書由印尼印中中小企業商會總主席章生耀及中國廣西福建商會企業家代表團團長、常務副會長李長華共同簽署。
印尼方面對廣西福建商會的到訪和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十分重視,印尼的《國際日報》、《星洲日報》、《千島日報》和《印度尼西亞商報》于5月14日至15日先后在相關專版頭條作了大篇幅報道。
據悉,“印尼-中國投資與工業合作促進論壇會”由印尼駐中國大使館聯合印尼駐廣州總領事館、印尼駐香港總領事館、印尼外交部、工業部、貿易部、能源及礦產資源部、投資統籌協調部共同舉辦,同時得到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的全力支持。舉辦該論壇的目的是迎合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及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的策略,進一步推動印尼和中國互惠互利的投資與合作,讓更多的中國企業了解印尼國情和政策。參加論壇的中國、印尼兩國工商企業代表約500人,其中來自中國北京、上海、山東、湖北、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市180人,廣西福建商會企業家代表團參會人數最多。
廣西福建商會企業家代表團在印尼期間還拜訪了印尼·南安同鄉聯誼會、雅加達福清公會、西爪哇省工商會館中國委員會等商協會社團,與印尼MAS銀行、中國銀行駐雅加達分行以及部分印尼工商企業負責人交換了意見,先后在雅加達等地展開市場考察,并就礦產、建材、海產品、機電產品的貿易及房地產開發、農業項目合作進行了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