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力推南寧成區域經濟新核心
2008年1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獲國家批準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戰略。《規劃》提出,作為首府的南寧市重點發展高技術產業、加工制造業和商貿、金融、會展、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成為面向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和信息交流中心。
南寧市長陳向群認為,這相當于把南寧的發展推到了中國西部發展新高地和沿海發展新一極的最前沿。研究宏觀經濟的專家提出,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經濟中心,必須能夠產生顯著的集聚和輻射效應,才能形成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大動力源和輻射源,對外圍產生較強的組織帶動作用。不過陳向群認為,南寧目前已也具備一些建設區域經濟核心城市的條件和優勢。目前南寧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乃至全廣西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經濟已進入快速增長、穩定發展的良好階段。2007年GDP分別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全廣西GDP總量的60%和18%。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南寧GDP繼續保持了16.2%的高增長速度。
由于歷史等各種原因,廣西北部灣地區開發建設起步比較晚、差距還比較大。以南寧為代表的廣西北部灣城市群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培育核心城市仍然是一項十分緊要而迫切的任務。2007年南寧市GDP剛突破1000億元大關,人均GDP剛過2000美元。盡管如此,各方人士仍然對南寧未來的成長潛力表示看好。憑借后發優勢,南寧市已成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熱點地區之一,目前深圳鹽田港集團、富士康集團等一大批大企業已經與南寧市達成投資意向或正式進駐發展。“南寧是廣西規模最大、公共設施最完善、服務功能最完備的城市,具備了較強的向區域提供各種服務的綜合承載能力。”陳向群說,“南寧市同時具有包容的文化、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可承擔起區域服務中心和區域要素中心的使命。”
從區位上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處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合作經濟、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中越“兩廊一圈”合作、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區合作等六個區域合作的結合部,是享有沿海、沿邊、民族區域自治和西部大開發等多種優惠政策的集中區。而南寧正是這一“結合部”的“結合部”。
尤其是在中國與東盟雙邊的友好交往與合作中,廣西南寧作為前沿節點城市的地位已經無可取代。迄今為止,中國-東盟博覽會已經在南寧連續舉辦四屆,這個由中國與東盟11國經貿主管部門及東盟秘書處共同主辦的盛會,其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
其實,這個博覽會設立最初就來自于2003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鄭重提議,2006年他還親自出席了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紀念峰會。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也表示,要打造好南寧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交流合作平臺,中央將大力支持廣西辦好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要長期舉辦下去,要辦出特色,辦出成效。一些人士認為,南寧是廣西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群的龍頭和核心城市,應該承擔起經濟引擎重任,使南寧成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和率先對接東盟、走入東盟的先行區。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說,廣西將全力支持南寧市的規劃、建設與發展,加快把南寧市建設成為區域性國際城市,充分發揮南寧市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