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有望趕超珠三角成家具制造業重心
4月2日,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秘書長張傳喜在無錫接受《金樓市》獨家專訪時指出,長期占據全國三分之一市場份額的家具業重心——珠三角家具業近年來出現北移趨勢,以江浙、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家具業發展迅猛,與珠三角的差距正在縮小,贏得了新機遇和挑戰,只要把握好機遇,一定有望后來居上。
格局變化:家具制造重心北移
張傳喜指出,中國家具制造業主要分布在四塊,即以廣東福建為代表的珠三角、以江蘇浙江為代表的長三角、環渤海區域和四川成都區域。
據中國家具協會統計,2007年,中國家具生產總值達5400億元人民幣,其中全國廣東、浙江和福建的總產量占到了全國家具總產量的70%以上。珠三角作為傳統的家具制造業基地不論是生產還是消費,長期以來都穩居全國首位。同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具出口國,珠三角所占的比重也特別大。
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近年來家具制造業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加上其他諸多因素影響。近年來,珠三角的家具制造業優勢開始逐步喪失,不少企業開始轉移,越南等地由于人工成本低而更受青睞。由于美元貶值,出口退稅減少,家具出口的利潤明顯降低,很多家具生產企業的目光開始轉向內銷。因此,更多的家具生產企業開始將目光向長三角轉移。
“目前,全國最好的家裝、家具市場是在北京和上海。”張傳喜說,在北京、上海這樣巨大的市場拉動下,特別是當地消費者對中高檔家具的需求越來越明顯,加之交通建設的飛速發展,縮短了各主要城市的距離,帶動了周邊家具市場的發展,長三角優勢日益凸顯。他認為,雖然家具制造業重心北移,企業由出口轉內銷,會加劇市場競爭,但是同時也會推動市場發展,這對于長三角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他明確表示,長三角有望趕超珠三角,成為中國新的家具制造業重心。
未來主流:綜合型連鎖大賣場
當前市場上流行兩種主要業態——品牌形象店和綜合大賣場,由制造商開設的品牌形象專賣店有曲美、美克美家等,綜合型連鎖大賣場有吉盛偉邦、月星、紅星、金海馬等。近年來這兩種業態都發展迅速,是當前市場主流。但是,張傳喜認為未來的主流將是綜合型連鎖大賣場。
他指出,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現有的一些單一化的賣場設置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只有綜合型的連鎖大賣場才能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
他心目中的大賣場要具備八大要素,一是要規模大,能容納眾多商家的進駐;二是要投資大,不僅要用于硬件設施,而且要保證后期營銷服務的資金需求;三是區域優勢要明顯,輻射范圍要大,因此選址很重要;四是無論硬件軟件都要有優勢;五是各種配套要完善,不僅要交通方便,而且內部設施比如停車位等一定要完備;六是定位要明確,品種要全;七是要進行成本控制,將賣場運營好;八是要有價格優勢,性價比要高。他認為這些都是綜合型連鎖大賣場應該具備的要素。
潛力領域:軟裝飾和高端產品
中國家具行業近些年發展迅速,張傳喜說,目前國內一、二線城市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但是某些子行業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比如,軟裝飾市場,中國每年有2000億元的銷售額。實際上目前中國人的觀念已經由傳統的重裝修輕裝飾轉變成現在的重裝飾輕裝修,這塊市場不容忽視。類似的還有櫥柜、集成吊頂等子行業,目前中國擁有整體廚房的家庭不足30%,存在巨大發展空間。
同時,張傳喜認為目前高端市場有很大潛力,隨著生活的改善,人們對于高端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目前中國家居市場的高端產品主要還依賴進口,意大利、西班牙生產的高端產品雖然價格昂貴卻很受歡迎,而國內在這樣的高端產品方面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由于家具業的準入門檻不高,使得一些企業在加入這一行業后不愿多投資,從而降低產品附加值。設計水平低下與缺乏自主創新是目要前家具行業存在的問題”,張傳喜認為,要進入高端市場中國企業急需加大投入練好內功。
樓市影響:機遇與挑戰并存
談到近期陷入低迷的房地產市場,以及業內談到的房地產市場對家居業的影響。張傳喜說,與房地產市場不同,家居業受政策影響并不是很大。雖然家居業受房地產發展拉動,但是人們改善家庭環境是剛性需求,不存在投資成分,因此不會受到明顯影響。
他介紹說,以前單位分配住房時根本沒有櫥柜,裝修也非常簡單。隨著商品房的出現,家裝才在開始興起,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現在才進入軟裝時代。房地產市場的飛速發展帶動了這個行業發展,但是家具的更新換代很快,比如沙發,即使是質量很好的使用壽命通常業只有5到8年,更換家具頻繁的甚至是一年一換,這些都不會因為房地產市場變化而明顯變化。相反,近幾年房地產市場飛速發展后,家居市場有一定的滯后反應,前幾年買房子的家居需求非常大,這是行業發展難得的好機遇。
但是,家居行業本身卻存在著很多問題要解決,比如最難解決的環保問題。張傳喜說:“目前還沒有好辦法徹底地解決家裝和家具污染問題,即使是環保家具,其材料成分中仍然會存在起固化劑作用的甲醛,只能依靠后期治理。”另外,整個行業設計水平滯后,專業人才缺乏,都制約著行業發展,要克服這一系列問題需要業內共同努力。 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