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輪胎企業在中國勤儉持家
本報記者 李語實發自上海
沒有出錢邀請專業主持人;所有高層領導身著公司工作服;慶祝宴席上不備酒。記者3月7日在韓泰輪胎新品發布會上親身感受到企業簡樸的做事風格。
一位韓泰公司的員工對記者表示,自去年以來,公司內部崇尚節儉的做法已經蔚然成風。絕大部分出差計劃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公司內部的視頻會議。
對于輪胎企業來說,2007年原材料價格上升帶來的成本壓力巨大。據了解,輪胎生產所需要的兩大原材料石油、天然橡膠的價格分別上漲超過70%、30%。輪胎制造業相關其他原材料,如鋼絲、簾布、炭黑等的價格也都全面上漲。
“成本上升的壓力還來自勞動力因素和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12%)”,固特異亞太區總裁柯華德·皮埃爾3月6日出席“第四屆汽車產業領袖圓桌會議”時表示:“大家都公平地面臨這個問題”。
提高營銷效率
柯華德·皮埃爾坦言,目前讓他睡不著覺的問題是市場營銷的效率問題。他認為,在中國經營企業,控制成本的第一個方法是重視細分市場,這樣運營效率就抓住了,就能有信心找到控制成本的方案。
“找到正確市場細分很難”,柯華德·皮埃爾表示,目前在中國的汽車消費者是第一代駕車者,沒有品牌忠誠程度。這是市場的巨大機遇,也是挑戰。而在國外市場,有80%的汽車消費者再次消費時會選擇同一品牌。
“例如現代汽車,去年在中國一下子降了那么多市場份額,這在其他國家市場是很少見的。”柯華德·皮埃爾說。
談及去年7月國家調整出口退稅政策,柯華德·皮埃爾表示,“只在國內生產和銷售,就不會受影響。”
采購本土化
“如何不把生產上的負擔轉嫁給消費者?如何把兩種負擔(生產負擔和漲價帶給消費者的負擔)的關系協調好,是我們今年最大的目標之一。”韓泰輪胎中國本部董事長崔鎮旭3月7日對記者說。
崔鎮旭表示,將通過改造生產流程、技術控制來進一步控制成本。在制造工藝方面,節省成本為重點工作。此外,還將嘗試多種控制成本的方法。
韓泰輪胎中國本部銷售總經理金承煥對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國內很多企業生產的天然橡膠還達不到韓泰的要求,中國工廠生產所需的天然橡膠大部分仍需要進口。不過,韓泰將盡量選擇品質好的供應商,實現本土化生產。
“汽車行業的復雜程度高,直接削減成本不可能,需要優化供應鏈。”DHL全球客戶物流處供應鏈管理副總裁伍榮和3月6日出席第四屆汽車產業領袖圓桌會議時說。
伍榮和表示,中國目前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是國外的2倍(歐美分別為10%、11%)。
伍榮和希望,中國政府相關部門能給予企業更靈活的政策,例如關于“保稅倉庫、非保稅倉庫的選址、政策”等,以及通關以后的梳理環節方面,使物流的等待期從幾天降到幾個小時。
減少員工流失率
“如果你打算投資勞動密集型企業,可以將工廠開到越南、非洲;如果在產品質量上有高要求,那么在中國還有很多機會。”柯華德·皮埃爾3月6日說。
據了解,自今年1月1日開始實行新《勞動法》以來,外資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工資成本在不斷上升。廣東省及華東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逐年上升。上海市2007年9月剛剛上調了12%,計劃今年4月再上調13%至14%。
此外,新《勞動法》還規定了“勞動合同期滿不再續簽,單位要補償員工,除非是單位以不低于原待遇水平續約員工、但是員工不愿意續簽的情況”。
“我們很好地關注了員工待遇,員工的流動率會下降。”柯華德·皮埃爾表示,固特異在上海的員工流失率僅為9%,大連更低,廣東稍高,達到20%。
柯華德·皮埃爾還表示,“注重對員工能力的培訓,固特異工廠已經成為性別無差異的工廠。”來源:金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