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中國需要強大的汽車工業
眾所周知,汽車工業是綜合性工業,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工業水平。從歷史上看,從工業化中期到最后完成工業化和現代化,沒有一個大國強國不是靠汽車工業的高速發展來完成這一過程與歷史使命的。汽車工業在國家經濟成長和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從創造巨大國民生產總值、帶動交通運輸、軍事等相關產業發展、促進新技術發展、創造出口和外匯儲備、增加就業和財政收入等多方面體現。然而,從發展汽車工業的目的來看,發展汽車工業并不在于汽車工業本身,而是不斷改善人類的生活水平和推動社會進步,更重要的是只有建立一個強大的汽車工業體系,一個國家才能成為大國強國。
從1956年到1997年,中國汽車工業用了將40年的時間實現了第一個百萬輛跨越式發展,此后,汽車產銷量一年一個100萬的高速增長。1997年中國汽車總銷量158.3萬輛,居世界第11位; 2007年銷888萬輛,超越了世界第二汽車大國 -----日本!十年間上了具有十個歷史標志性的臺階,創造了世界汽車史上的奇跡。巨大的市場需求不僅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消費市場,還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
同時,中國汽車行業產銷兩旺的局面正帶來財富效應,2007年一躍成為中國39個工業子行業中利潤增速最快的行業。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汽車銷量增幅雖然從2006年的253%放緩至22%,但利潤卻增長了65%,利潤總額更是創下5年來的新高,遠遠超過1000億元。
2000年,“鼓勵轎車進入家庭”首次寫進了國家制訂的“十五”規劃的建議中,從2000年開始,乘用車產量從60萬輛發展到2007年的532萬輛,年平均增速達到30%左右。以私人用車為主導市場的快速增長,將超過住房成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第一大產業,使中國汽車工業迅速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制造大國。過去的5年,汽車工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產業拉動了消費、促進了就業、提高了消費者生活水平,構建起和諧汽車社會。
預測未來在如果沒有天災人禍戰爭的情況下,以每年新增100萬輛新車的速度發展,十年以后,以中國品牌的汽車制造業將超過美國,而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
目前,中國汽車消費總量在全球的位置日益重要,從2001年占全球汽車消費量的4.3%,躍居至現在的15.%以上,中國正逐漸向世界汽車產銷第一的名次沖剌!正在從汽車生產大國邁向產業強國——中國的汽車工業已經融入到世界汽車工業里面。已經越來越成為世界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汽車以現代產業形式迅速發展,成為了國家經濟的主體,也成了國際間不可忽視的力量。
汽車強國的汽車產業在一國的工業產值和比重上占有絕對優勢,特別是民族汽車工業是一個國家汽車工業的核心。汽車工業的增加值達到GDP的3%的時候,汽車工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汽車工業在一個大國強國的GDP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中國已提前實現了汽車工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提出的2010年前汽車工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設想,而成為中國經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產業。2007年,汽車工業總產值占GDP的比重已超過4%以上,預期2010年將達到或超過6%,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將與國民經濟的GDP增長速度保持同步或有可能略高于GDP增長速度。
與此同時,我國汽車產業水平、自主創新能力以及自主品牌汽車占國內市場份額的比重不斷提高。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消費國,第三大汽車生產國,第一大潛在市場。未來十年。中國對小型汽車的需求量將年增30%左右,約有近1.5億人具有購車能力,汽車私人消費逐漸成為主流,汽車進入家庭已成為必然.
中國汽車工業正加速全球化進程,我國汽車工業也正在以積極的姿態融入國際市場,融入世界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總體趨勢,中國汽車工業已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2005年我國汽車的整車出口首次實現了出口大于進口,2007年汽車出口總額從20億美元發展到超過300億美元。汽車出口品種由單一的貨車出口,發展為商用車全面出口,出口由以發展中國家為主,開始轉向發達國家,由單一的產品出口向資本和技術出口轉變——許多整車和零部件企業開始到國外投資建廠。
中國地域廣闊、政治穩定、社會繁榮、工業基礎相對較好、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而且以高儲蓄而聞名于世的中國消費者存在銀行里的資金高達2萬億美元的綜合優勢,中國汽車工業目前向前發展的趨勢還會持續10年以上,將可能成為世界第一規模。特別是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壯大,正以積極的姿態融入國際市場,融入世界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總體趨勢,中國汽車工業正加速全球化進程。搜狐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