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86 771 4899330

首頁 -> 新聞列表 ->“十一五”規劃我國軟件產業形勢及發展思路

“十一五”規劃我國軟件產業形勢及發展思路

編輯:admin 發表時間:2008/1/21 瀏覽次數:2296


《專項規劃》從認真分析軟件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入手,突出強調了大力支持民族軟件產業發展,積極發展軟件服務業,提升和增強軟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了便于行業內外加深對規劃理解,更好地貫徹落實規劃,現就規劃有關內容說明如下。 軟件產業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和各國競相發展的戰略性先導產業,發展軟件產業對于提升我國的產業競爭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確保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當前,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信息化不斷普及,全球范圍內的信息產業結構調整和梯次轉移日趨明顯,為我國軟件產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十一五”是實現我國軟件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強調要“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軟件和新型元器件等核心產業”,《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將突破大型軟件、基礎軟件等作為重要內容,《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也將“壯大軟件產業”作為發展核心基礎產業的主要任務。為了進一步落實科學發展觀,引導軟件產業做大做強,信息產業部在深入調研、廣泛論證,并開展一系列課題研究的基礎上,編制并頒布了《軟件產業“十一五”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

《專項規劃》從認真分析軟件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入手,突出強調了大力支持民族軟件產業發展,積極發展軟件服務業,提升和增強軟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了便于行業內外加深對規劃理解,更好地貫徹落實規劃,現就規劃有關內容說明如下。

一、關于軟件產業“十五”回顧

“十五”期間,在國家政策支持和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軟件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產業規模、技術水平、骨干企業和產業環境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對信息產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主要表現為:軟件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出口額快速增長,產業集聚初步形成,人才隊伍逐步壯大。“十五”末期,軟件銷售收入達到3900億元,年均增速高達45.7%;軟件出口為35.9億美元,增長近9倍;軟件從業人員超過90萬人。自主創新能力有所提升,部分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Linux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嵌入式軟件、信息安全軟件及辦公套件等,并在電子政務建設和行業信息化推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國內軟件企業規模不斷壯大,骨干企業不斷壯大,“十五”末通過CMM3以上評估企業已達237家,并涌現出一批骨干企業,我國軟件企業逐漸具備了和國外企業競爭的實力。我國軟件產業政策環境不斷改善,國家將軟件產業列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產業,先后頒布實施了國務院18號文件、47號文件等很多扶持政策,軟件正版化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推動,市場規范和人才保障逐步加強。

《專項規劃》對我國軟件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做了客觀分析和評價。我國軟件產業整體規模偏低,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仍存在較大差距。我國軟件產業規模占電子信息產業的比重僅為10%,在全球軟件產業中的份額僅為6%,與我國電子大國的地位不相符。當前,我國軟件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2006年規模最大的前10家企業軟件收入不足100億美元,相比微軟、Oracle、SAP等跨國公司,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國軟件產業在全球軟件產業鏈中基本處于中下游環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術和高端技術,特別是系統、平臺等基礎軟件的開發能力較弱,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技術創新的意識仍有待加強。軟件產業發展的配套環境還需完善,高端復合型的軟件人才相對匱乏,配套的公共服務支撐體系薄弱,投融資瓶頸依然突出,市場環境仍需完善,軟件正版化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還需加大。

二、關于面臨的形勢

為了更好的指導我國軟件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從技術發展趨勢、市場需求、產業環境三方面分析了我國軟件產業發展面臨的基本形勢。

(一)技術發展趨勢

我國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和網絡的廣泛普及,對軟件技術和產品提出了更多需求。軟件技術正朝著網絡化、可信化、服務化、工程化和體系化方向發展,軟件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廣泛應用,將促進和帶動軟件和軟件服務的發展。其中,軟件產品網絡化將改變應用與技術模式,新一代軟件將基本以網絡為中心來實現各種復雜的分布式應用;高可信技術將大大提高軟件產品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成為網絡技術應用的關鍵;服務化趨勢使各種軟件產品以服務的方式向用戶提供,這將極大地改變軟件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進而影響軟件產業的格局;工程化趨勢推動復用技術和構件技術發展,降低了軟件開發的復雜性,提高了軟件開發的效率和質量;體系化趨勢促使軟件平臺向一體化方向發展,操作系統、數據庫和中間件一體化趨勢明顯,軟件的競爭逐漸發展成軟件平臺體系競爭,軟件平臺體系將成為網絡環境下各種應用的支持基礎。

(二)市場需求分析

軟件服務業正日益成為軟件產業發展新的增長引擎。全球軟件市場的年均增長率將保持在12%左右,到2010年軟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48萬億美元,其中軟件服務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1萬億美元,占主導地位。“十一五”期間,我國的軟件服務業面臨很好的發展機遇,在軟件產業中的比重將大幅上升。同時由于下一代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的發展,嵌入式軟件也會有相對較快的增長。

(三)產業發展面臨的環境

“十一五”期間,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政策法制環境將進一步改善,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將為軟件產業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軟件產業發展的機遇大于挑戰。但我國軟件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核心競爭力不足,外資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加大進入中國市場的力度,這對于規模、技術、資金和管理都略顯不足的國內軟件企業,將是巨大的挑戰。

三、關于發展思路和目標

我國軟件產業將在“十五”時期發展的基礎上,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通過采取六方面的具體政策措施,確定七大發展重點,實現四大目標,為加快軟件產業做大做強奠定堅實基礎。

(一)發展思路

在客觀分析我國軟件產業面臨形勢的基礎上,根據產業發展的現狀,《專項規劃》確立了從壯大產業規模、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和完善產業環境四方面入手,實現軟件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發展思路。

加強產用結合,做大產業規模。目前,我國的軟件產業規模仍然偏小,缺乏行業大型骨干企業。壯大我國軟件產業規模,一要充分利用國內信息化建設和傳統產業改造的市場,提高國內軟件市場的占有率,以我國信息化建設的巨大需求拉動自主軟件產品和系統研發,以用立業,培育骨干企業和拳頭產品。同時,要從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高度出發,積極采購國產軟件。二要擴大出口額,加速軟件產業國際化進程,要鼓勵軟件企業利用軟件外包等各種形式“走出去”,積極開拓國外市場。

促進自主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我國軟件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術。“十一五”期間要以產業創新體系、核心基礎軟件研發、服務和人才保障等環節為突破口,增強軟件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一要通過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主體作用,發展與完善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體系,建立以企業為中心的完善的產業創新體系。二要集中力量支持核心基礎軟件的研發,提升具有知識產權的基礎軟件和應用系統研發水平。三要通過建立公共軟件開發平臺和軟件測試平臺,培養高層次的軟件人才,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服務和人才保障。

健全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軟件服務。當前我國軟件產業鏈發展很不均衡,結構性矛盾突出。規劃提出一要加大力度建立從基礎軟件、支撐軟件、各類應用軟件到軟件服務的國產軟件產業鏈,重點支持產業鏈中的薄弱環節,形成產業發展良性循環。二要抓住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的機遇,大力發展軟件服務業。三要加快軟件技術產品化和市場化進程,形成完善的軟件技術成果轉化機制。

完善發展環境,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為了確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規劃提出了從加強產業政策法制化建設入手,要繼續完善和落實各項有利于軟件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通過完善投融資體制、政府采購法、人才培養體系、以及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等為產業發展提供健全、規范的軟件市場環境,確保軟件產業持續、健康的發展。

《專項規劃》從認真分析軟件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入手,突出強調了大力支持民族軟件產業發展,積極發展軟件服務業,提升和增強軟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了便于行業內外加深對規劃理解,更好地貫徹落實規劃,現就規劃有關內容說明如下。
(二)發展目標

根據對全球軟件產業發展規律的研究以及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預測,“十一五”期間我國軟件產業將在與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同時,繼續保持持續、快速的增長。《專項規劃》提出了由市場發展目標、結構調整目標、技術創新目標和人才隊伍規模目標等四大具體目標組成的產業發展目標體系。

市場發展目標。主要選擇了和市場規模緊密相關的幾個指標,突出了增長速度、銷售額和出口額三個方面的定量指標,強調進一步把產業做大。根據“十五”末期的統計分析來看,“十五”末軟件銷售收入已達3900億元,年均增速高達45.7%,軟件出口為35.9億美元,增長近9倍。通過努力,“十一五”期間,軟件與軟件服務業國內市場銷售額以3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是可能的,據此推算2010年銷售額將突破10000億元大關,軟件產業出口將超過100億美元。

結構調整目標。在充分考慮我國現有軟件企業的市場規模、技術能力、發展趨勢等因素的基礎上,并結合目前的發展階段和發展規模,預計軟件服務業在軟件產業中所占的比重將大幅提升。未來五年,要進一步把產業做強,培育更多具有行業特色、產業優勢和規模效應的軟件骨干企業和著名品牌。“十五”末,我國通過CMM5/CMMI5評估的企業達29家,并出現了超100億元的企業。預計“十一五”期間我國將形成若干年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骨干企業。

技術創新目標。為落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結合十六屆五中全會文件精神,《專項規劃》對創新能力在軟件產業發展中的定位提出了具體要求:即在基礎軟件關鍵產品和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掌握操作系統、中間件和信息安全等的關鍵技術,并與國內外主流支撐軟件相匹配,做強國產軟件產業,國產軟件和軟件服務要占到國內市場65%以上。

人才隊伍規模

四、關于發展重點

根據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專項規劃》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確定了七大發展重點。這些發展重點是經過嚴格、科學的程序確定下來的,是發展思路的進一步落實和體現,也是增強規劃可操作性的重要舉措。

(一)基礎軟件

基礎軟件屬于產業鏈的上游環節,技術難度和投資強度大,附加值高,是全球軟件產業競爭的焦點,關鍵技術和市場長期被國外壟斷。我國基礎軟件產業是產業發展的“軟肋”,直接影響到我國在全球軟件產業鏈中的地位。因此,規劃將其作為“十一五”期間發展的重要任務,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穩步推進,提出要集中力量,加大投資力度,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基礎軟件核心關鍵技術,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辦公套件和開發環境及其它基礎類工具軟件等方面實現重點突破,提升國產基礎軟件的成熟度和實用性。

(二)信息安全軟件

信息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證,當前流氓軟件、惡意軟件的威脅日趨突出,信息安全形勢嚴峻,對各類安全軟件的需求不斷擴大。規劃強調我國要全面發展信息安全軟件,研制信息安全高端產品和安全基礎軟件產品,發展已有一定優勢的防火墻、防病毒和入侵檢測等信息安全軟件,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為我國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三)行業應用軟件

我國正加快推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進程,各行各業對應用軟件需求較大,軟件產品已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在行業應用軟件開發方面我國有較大優勢,規劃提出要重點在信息化需求比較迫切的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電子醫療、電子制造和農村信息化、城市及社區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物流信息化、遠程教育等領域,大力發展行業應用軟件,并穩步提高行業應用軟件的技術水平和集成服務能力,為我國行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服務。

(四)嵌入式軟件

嵌入式軟件因制造業升級、新一代通信技術和業務的推動與普及,成為軟件產業增長的一個熱點。移動通信、汽車電子、數字電視、信息安全等重點領域對于嵌入式軟件有很大需求,嵌入式軟件與傳統產業結合日益緊密,規劃將其作為發展重點,提出要積極研發符合開放標準的嵌入式軟件開發平臺、嵌入式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我國要充分發揮后發優勢,推動嵌入式軟件產業整體跨越式發展。

(五)軟件服務

當前,全球范圍內的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日趨明顯,軟件服務業的增速加快,我國的軟件服務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國軟件服務業在軟件產業中所占的比重不高,面向跨國公司和傳統行業的軟件服務外包市場有待進一步拓展。規劃提出要重點發展軟件服務業,為其快速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要重點建設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公共支撐平臺,健全相應的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保護體系,要大力培育服務外包國家品牌、服務外包人才和骨干企業,做大做強軟件服務外包產業。

(六)數字內容處理

我國游戲產業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拉動了通信、出版、媒體等產業的發展,包括動漫和游戲軟件等在內的數字內容產業已成為我國軟件產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軟件是文化的延伸,規劃提出要積極發展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健康向上的國產動漫和游戲軟件產品,融合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

(七)智能中文信息處理軟件

我國在智能中文信息處理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在印刷體、手寫漢字識別、中文語音識別、機器翻譯和中文信息搜索等方面有很好的技術積累,已開發出了一批實用的軟件產品。規劃強調要著重促進中文信息處理軟件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發展,保持領先優勢,提高智能中文信息處理軟件的產業競爭力。

五、關于政策措施

針對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為將規劃落到實處,《專項規劃》堅持科學化、透明化的政府管理理念,從產業政策完善、融資機制建立、人才培養、部門資源整合、標準建設和服務體系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既具有宏觀指導性,又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一要完善產業政策法規體系,提出要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18號文件、47號文件,力爭出臺促進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和信息技術應用條例等的有關法律法規。二要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建立包括政府財政、產業資本、風險資本、金融資本和民營資本的多元化投融資渠道。三要整合部門資源,“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建立和完善相對完整的國內軟件產業鏈。四要加強人才培養,重點培養國際化、高層次、復合型軟件人才。五要完善軟件標準體系,逐漸掌握標準制訂和執行的主動權。六要建設公共技術平臺,為企業提供開放、優質和高效的公共服務。

“十一五”期間實現軟件產業做大做強面臨著十分繁重的任務,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針對發展重點,落實好各項保障措施。這需要全行業上下同心,群策群力,既需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通過國家資金支持或政策引導來實現,也需要得到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更重要的是企業和金融機構等社會資金要積極投入,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一批知名的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提升我國軟件產業的整體競爭力。(目標。人才隊伍的培養是我國軟件產業的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十五期間,我國軟件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年平均增速約為25%,2005年我國軟件從業人員已達90萬,在未來5年內從業人員將達到230萬人左右。

   分享到:

標簽:

微博

中越博覽網官方微博

聯盟單位:廣西中國-東盟經濟文化促進會秘書處、南寧會展行業協會、東盟商務中心
運營單位:廣西南寧華博會展服務有限公司 電話:+86 771 4899330
CopyRight © 2014 桂ICP備11003182號 技術支持:南寧煙寒網絡公司

 
QQ在線咨詢
售前咨詢熱線
+86 771 4899330
參展預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91白虎| 色成人免费88v | 亚洲mv| 怡红院国产免费 | 日本r级在线中文在线播放 日本japanesexxxx人妖2 | 伊人丁香婷婷综合一区二区 | 天天爱添天天爱添天天爱添 |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 天堂中文在线www |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欧美亚洲黄色 | 色偷偷狠狠色综合网 |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 8x拔插拔插| 美女和男朋友在一起差差差 | 日本www在线视频 | 男女男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播放91灌醉迷j高跟美女 | by8835免费软件 | 手机看片亚洲 | japanoldman老年同性 | 日本美女视频韩国视频网站免费 | 日本高清色www | 欧美亚洲日产在线二 | 1024国产手机视频基地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91 | 秋霞午夜在线观看 | 影音先锋久久 | 欧美一级做 | 男生插女生下体 | 成人片在线播放 | 日日摸夜夜添欧美一区 | 日韩在线网址 | 色护士在线 |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 | 久久er视频| 涩涩涩在线视频 | 暖暖视频日本在线观看免费hd | 美女隐私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