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成為我國外貿訂單最大來源市場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白波
中國貿促會9月29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國際商會秘書長孫曉發布中國貿促會第三季度外貿形勢調研報告。調查顯示,45.1%的外貿企業表示三季度外貿發展信心逐步恢復,上半年企業反映強烈的運價、能源、資金、匯率等問題得到明顯緩解。高附加值行業出口利潤增長幅度大,東盟成為我國外貿訂單最大來源市場。

孫曉介紹,8月下旬以來,貿促會向各地外貿企業發放調查問卷,有效回收2000多份!拔覀冊谡{查中深切感受到,各項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和穩外貿政策實施效果在三季度開始集中顯現,上半年企業反映強烈的運價、能源、資金、匯率等問題得到明顯緩解。”
孫曉說,我國外貿企業信心預期明顯增強,持續展現較強韌性。調查顯示,45.1%的外貿企業表示三季度外貿發展信心逐步恢復;30.31%的外貿企業預計全年貿易額能夠實現同比增長,該比例較二季度上升4.09個百分點;大中型企業對全年外貿形勢更為樂觀,小微企業預期雖然較弱,但較二季度有所改善。
外貿企業出口額和利潤雙雙向好。22.69%企業貿易額環比上升,19.52%企業利潤環比上漲。高附加值行業出口利潤增長幅度大。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造紙和紙制品、專用設備制造、汽車等行業外貿增長動力較足,分別有40%、39.29%、35%和28.28%的企業實現出口利潤的環比增長。
隨著企業對RCEP了解和運用的加深,東盟成為我國外貿訂單最大來源市場,三季度外貿企業新增訂單主要來源市場前三位分別為東盟、歐盟和美國,占比分別為30.6%、30.55%和25.29%。
此外,外貿企業對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寄予厚望,46.7%企業認為外貿綜合服務對出口促進的作用最大,22.52%企業認為跨境電商的作用較大。
孫曉表示,當前外貿企業仍面臨外部需求收縮、在手訂單不足、綜合成本高企、疫情反復困擾、經貿摩擦增多等多重困擾。調查顯示,60.02%企業表示訂單下降是面臨最大困難,51.83%企業感受到訂單分流,56.22%企業認為原材料成本上升,47.68%企業反映疫情影響生產。
他介紹,外貿企業的政策訴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繼續加大減稅降費落實力度,延續相關稅收減免優惠舉措,幫助企業降成本、增信心、解難題。二是加快恢復國內線下辦展,積極組織外貿企業境外參展,提高跨境人員流動便利性。三是加大外貿企業利用自貿協定優惠政策的培訓咨詢,幫助企業有效應對國際經貿摩擦,全面提高企業運用優惠政策和抗擊外部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