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怎樣"坐月子"?越南產婦床下生火爐
月子 是女人一生中非常特殊的一個時期。坐好月子關系到新媽媽產后的康復和未來的健康。更重要的是,新媽媽的康復直接關系到寶寶的茁壯成長。現代“月子”究竟如何坐?在“傳統觀念”和“洋派方式”之間,如何選擇最適合我們的?一起來瞧瞧,國外的女人都是怎樣坐月子的!
“坐月子”的禁忌
英國
其實,早在20多年前,英國還是有“坐月子”的說法,比如要求母親生完小孩后,好好休息10天。但“坐月子”并不能稱為一種習俗,而今更是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甚至有人認為坐月子是迷信。一位三個孩子的英國母親露絲,首先第一句話就將“坐月子”定性了,“那是迷信。”她接著說:“如果不是迷信,那只是一種習慣或者傳統,因為關于坐月子的建議是不能得到事實和科學支持的。”
她認為原先之所以有這傳統,那可能是由于原先的醫療水平比較低、平常生活的營養也不足,所以在生產后就得好好照顧婦女的生活與起居。
露絲自己在二十多年前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選擇的是傳統醫院,所以遵照醫囑,在醫院住院休息了十天。但她丈夫的妹妹,在幾個月之后也是生產,不過她選擇了一家新式醫院,生完小孩幾個小時后醫生就讓她就出院了,而且一點事也沒有。所以露絲在生第二個小孩的時候,就選擇了一家新式醫院,也是生完幾個小時就出院了。
母親剛剛生完小孩那是絕對需要好好休息、好好被照顧的,她說,在她生第—個小孩的時候,沒有人照顧她,—個人得干好多事情,結果身體一直不好,經常光顧醫院,經過兩年的時間才覺得緩過來。她說:“我就羨慕中國有坐月子的傳統,新媽媽的丈夫、母親、岳母都應該有責任負責照顧小孩和新媽媽的飲食與起居……”
希臘
曾經遇見過—位希臘美女同事,她頂著個大肚子天天上班,沒過幾天,再次碰見她,肚子已經小了。原來她剛剛生了個大胖小子,她說這是她在這里最后—個月上班,—個月后就會隨著老公帶著小寶寶去巴西工作了。如此看來,希臘人肯定是不坐月子,否則為啥生下小孩子短短幾天就回到學校上班而且不久就要長途飛行了呢?這種情況在中國估計是令人匪夷所思的。難道是由于西方女性的身體更為強壯的緣故?
加納
如果說西方人由于身體強壯而不坐月子,那黑人的身體不是更強壯嗎?這樣推測,那非洲是應該不會有坐月子的習俗了。但是,通過采訪,發現黑人原來也有“坐月子”的說法。看來這不僅僅是與個人的身體狀況有關,更重要的是與—個民族的文化習俗密切相關。但是他們沒有不能吃生冷食物的忌諱。令人驚奇地是,在他們國家,坐月子期間,新媽媽必須洗澡,而且可以是用冷水洗澡,當然建議是泡在熱水里。這大概是為了衛生,與中國一個多月不能洗澡的習俗是截然相反的。
由此看來,不同的文化習俗、不同的身體狀況會決定你究竟坐月子還是不坐月子。坐月子的習俗固然有她存在的理由,新時代的女性當然不必拘泥于傳統不放,但是也不能全然不聽老人的“現身說法”,應該運用更科學的知識來指導月子里的生活。
越南
我國的鄰居越南,對于坐月子也是很有講究的。按照越南坐月子的傳統,新媽媽必須一直坐在床上,而且床下面得有火爐,即使夏天也是如此,而且還不能待在空調房間。此外,坐月子主要還是需要注意飲食,比如要多吃催奶的食物,不要喝蔬菜湯,不要吃生冷的東西,不能常洗澡等等。
阿周,兩個孩子的越南媽媽,說:“我生小孩那會,也是新潮女性,對于那些坐月子的忠告很反感,覺得那些都是迷信,比如我覺得老在房里待著悶就出去溜達,隨心所欲地吃東西,包括冷的食物還有喝蔬菜湯,感覺要衛生要清爽,所以還經常洗澡,而這些都是傳統坐月子忌諱的事情。”不過,她隨后筆鋒一轉,感嘆道:“唉,年輕時候不懂事,現在感覺有后遺癥了。”她說她的祖母有6個孩子,生每個孩子的時候,都很注重坐月子,所以現在她年老祖母的身體比她的身體還好。
中國
我國從宋朝開始,就有坐月子的傳統,按傳統的說法:月子里落下的病,不好養。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現在,五十歲以上的“婆婆”都會言傳身教地告訴他們的兒女,生完小孩要“坐月子”,至少四十天以上不能洗澡、洗頭發、碰冷水、吃生冷食物,更不能外出吹風受涼,不然會給身體留下后遺癥。
一位36歲的職業女性,不無感慨地說,她當年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生完小孩十年了,至今那碰過冷水的食指一到雨季仍隱隱作痛。一位小孩才半歲的新媽媽,比較新潮,生小孩一星期后就開始洗澡了,覺得老人的勸告只是過去醫學不發達時候的“經驗之談”,而今哪用聽那么多條條框框?況且,過去洗澡是盆浴,可能帶來生殖器官的感染,所以那會說一個多月不洗澡也是有其原因的,但而今改為淋浴,就不用擔心洗澡帶來的疾病,反而是不洗澡可能為細菌留下良好的生存環境。再說,不吃生冷食物的老理兒也不對。比如水果可以補充人體所缺的大量維生素,如果不吃水果,可能會讓自身缺乏營養,而延緩恢復身體的時間。來源: 網易親子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