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風:越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難題多
1992年,世界保護監測中心(World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re)將越南確定為世界上生物種類最豐富的16個國家之一。據統計,越南擁有約11458種動物、21017種植物和3000個微生物物種,并且每年都有許多新的物種被發現。
一直以來,越南的生物多樣性是國家經濟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越南的林業、漁業、農業、衛生、工業和旅游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在越南,占總人口70%的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于農業和林業,800萬家庭的主要收入依賴漁業。
困境:森林過度采伐、流域保護不到位、野生動物貿易猖狂
目前,越南的森林覆蓋率占國土面積的28%,但由于過度開發,只有7%的森林得到有效保護,約70%的森林生態環境處于較差狀態。森林更新僅側重于有限的幾個樹種,而忽視天然更新,也導致了一些樹種瀕臨絕種。森林的過度采伐導致野生動物棲息環境遭到破壞,加之無節制的狩獵,有些大型動物已瀕臨滅絕。
流域的保護和治理不到位,也嚴重威脅著生物種群的生存。由于過去認識不足、缺少相應的法規,越南在森林采伐中忽視流域保護,尤其是山區居民為獲取日常薪材濫伐森林,導致嚴重的水土流失,使流域環境不斷惡化。
近年來,為了保護水力發電設施,越南對流域的保護和治理有所重視,并開始進行科研和實際治理。但由于缺少技術和資金,流域環境的惡化難以緩解,生物種群仍受威脅。
森林的過度采伐、棲息地喪失、水土流失、環境污染、野生動物貿易等因素使越南生物種群數量不斷下降。對越南那些瀕臨滅絕的生物來說,猖狂的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無異于雪上加霜。
受經濟利益的驅動,越南非法野生動物貿易逐漸猖狂。據河內農業大學阮文松研究表明:“越南的野生動物已經開始變得不足。”每年大約有4000噸的猛獸或肉、皮、骨胳及其它非法制品進出越南,年交易額達到6700萬美元。
行動:建設保護區、探索生物多樣性補償
越南政府已注意到這些問題,建立了一些保護區,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從1995年開始,越南加入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BAP)。截至目前,越南在全國設立了25個自然保護區、60個國家公園和37個風景保護區。
此外,越南完成了16個海洋保護區和64個濕地保護區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今年6月報告獲得了政府批準。但由于人力不足和資金短缺,尚無完善的經營計劃出臺,生物多樣性減少的局面仍未得到扭轉。
關鍵生態系統合作基金的主任杰克·湯道夫介紹說,他們從2008年開始實施一項為期5年的項目,資助200萬美元給一些NGO用以保護越南的生物多樣性。
越南吉婆島金頭葉猴保護項目就是其中一個項目。吉婆島金頭葉猴保護項目主任丹妮拉·斯科如德介紹說,這種猴子生活在越南北部下龍灣的一些小島上,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種群數量不斷下降,目前世界上僅存約56只,且分布分散,近親繁殖現象嚴重。加上這種猴子是一種名貴中藥,讓原本瀕臨滅絕的吉婆島金頭葉猴處境更加危險。
2010年6月,越南政府通過農業和農村發展部及自然資源和環境部,舉行了一個生物多樣性補償方案的初步討論會(BBOP)。越南政府希望能夠得到BBOP的援助,使其進一步擴展對生物多樣性的補償政策。
中國環境報第4版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