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考驗海西制造業
出口利潤有望增一倍
“中國和東盟之間實行零關稅,當然是好事。”昨日,廈門東林電子國際部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節能燈也能享受零關稅的優惠,意味著東林出口東南亞將增加1倍的凈利潤。”上述人士表示:制造業的利潤普遍不高,對于強手如云的廈門節能燈產業來說,利潤率更是不會超過10%。而目前我國對進口節能燈征收20%的關稅,出口稅率則在 “個位數”之內,這與節能燈的凈利潤率幾乎相等。
“雖然現在還不知道節能燈是否在首批零關稅商品范圍之內,但相信自貿區的啟動將來勢必會給東林電子帶來實惠。”這位人士如是表示。
不只節能燈,對于廈門的很多制造業企業來說,中國和東盟實行零關稅,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利潤的提高。
廈門日上鋼圈在東南亞設有一家分廠,該公司一位高管雖然也表示還不知道鋼圈產業究竟何時才能享受零關稅的好處,但他同樣充滿了期待。“我們在東南亞設廠本來就是沖著當地較低的生產成本而去,如能實行零關稅,以后產品再回銷國內,價格優勢將更加明顯。
自貿區是一把雙面刃
不過,中國-東盟自貿區進入零關稅時代,給廈門制造業帶來的并不全是機遇,部分行業面臨的將是挑戰。
“如果國外的節能燈通過在東南亞設廠再轉口中國市場,則就可以規避我國20%的關稅,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節能燈產業面臨的就不僅是機遇了,而是赤裸裸的價格競爭挑戰。”上述東林電子人士表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啟動,其實也是一把雙面刃。
“對福建紡織業而言,面臨的挑戰甚至要高于機遇。”廈門海關的一名人士提醒說:東盟各國和中國一樣,
“特別是那些與東盟國家重合度較高的產業,競爭將會加劇。”上述海關人士提醒說:因此,相關企業應做好應對東盟產品零關稅進入福建市場的準備。
據了解,越南的紡織服裝產業就是福建紡織業最大的競爭者之一,福建中小紡織企業的出口產品與東盟的紡織品、中低檔服裝存在著較大的重合性,一旦紡織品實施零關稅政策后,福建紡織服裝業無疑將面臨一定的沖擊。
差異化是解決之道
無論是機遇還是挑戰,廈門的一位企業家認為,尋求差異化才是解決之道。
“中國剛剛加入WTO時,國內不也很多反對聲音嗎,事實上這幾年中國企業不斷在迅速強大。”廈門一家服裝廠老板用另一種高度看待自貿區啟動帶來的挑戰。“如越南人喜歡吃中國蘋果,中國人喜歡吃越南荔枝,這就是差異。全球化背景下,一個產品可能不在同一個國家生產,但實施零關稅安排后,部分上下游產品的投資建廠與就地銷售,將成為一種新發展趨勢。”
上述老板認為,紡織服裝行業也有差異可言,中國以后應主要從事高檔面料生產、營銷等環節,而越南等國則應主要從事加工生產環節。
來源:
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