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紡織服裝業發展情況調查
2007 年是越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第一年,加入后越南的經濟形勢無疑引起了世人的關注。盡管在2007 年越南飽受自然災害與傳染病疫的困擾,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但越南社會經濟依然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為10 年來最高水平,約達713 億美元,比上年增長約8.44 %,人均年收入約達835 美元。紡織服裝業的迅速崛起無疑為越南整體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越南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其紡織服裝業就已經顯示出蓬勃的能量,2007年后更是雄心勃勃。本報告將對越南紡織服裝業的發展情況進行研究,并分析越南產業的發展對我國相關行業形成的機遇和挑戰。
一、 紡織服裝業情況
從總體情況看,越南的工人素質相對較高,成本卻比較低,適合發展服裝加工業。將紡織行業(生產棉紗、面料、非服裝類制成品)和服裝行業進行比較,前者對于投資、技術等有更高的要求,正是因為這一點,越南的服裝加工業發展水平和規模相對雄厚,而紡織行業相對薄弱。本土面料生產不能滿足服裝加工的需要,服裝加工所需面料相當一大部分依賴進口。越南在近幾年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面料進口國之一和最大的服裝出口國之一,形成了很典型的“加工廠”模式。
越南的紡織服裝行業由國有公司、私有公司、行業組織三個層面構成,對行業影響能力較強的企業和組織包括:
1. 越南國家紡織品服裝集團(The Viet Nam National Textile & Garment Group,簡稱VINATEX),是將所有國有紡織服裝企業合并而成。從事生產、出口、進口、批發零售多種業務。對行業的發展起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對VINATEX的控制就形成了對全行業的控制。
2. 越南紡織品服裝協會(Vietnam Textile & Apparel Association,簡稱VITAS),非國有非盈利行業組織,代表越南所有紡織品服裝企業的利益。宗旨是促進越南紡織品服裝出口,向政府部門及相關部門提出建議,在國內企業與國際間充當橋梁紐帶。
3. 服裝、紡織品、刺繡和針織協會(Association of Garments, Textiles, Embroidery and Knitting,簡稱AGTEK),其會員占全越服裝出口的20%,該協會在紡織服裝工業領域影響很大,提供最新技術和咨詢服務。
紡織服裝產品是越南的支柱性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優勢,以美國、歐盟、日本為主要出口市場,并向其他市場逐步發展。這種出口格局與我國基本相近,但技術、管理水平及發展規模差于我國。越南在加入世貿組織前和我國一樣,受到進口國的紡織品配額限制,但是所受到的限制相對寬松,配額成本不高。因此,在配額時代,我國的部分紡織服裝企業在越南投資辦廠、租賃廠房設備,把訂單轉移到越南生產并出口,以規避一些國家對我國嚴格的配額限制。
越南的產業逐步融合外資,積累經驗,提高管理水平,規模不斷擴大。為提高產品質量,滿足國際買家的要求,VINATEX在2005年開始再投資4.8億美元更換紡織機、編織機、洗染機、縫紉機及綜合性工廠設備等。每年由工業部 (Ministry of Industry)和Vitas主辦,Vinatex和越南工商會(VCCI)協辦的紡織服裝展覽會,吸引約250個國內外展商,約9,000名專業買家到場參觀。
從世界貿易組織公布的官方統計數據看(見表1),從2001年到2006年,越南進口的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從12.9億美元增加到31.3億美元,增長了142%,在全球排名從21名升至10名左右,貿易額在全球占比從0.9%提升到1.4%。同期,越南的服裝出口從18.7億美元增加到48.4美元,增長了159%,在全球排名從第23位穩坐到第10位,貿易額在全球占比從1%提升到1.7%。
表1:越南近年紗線織物進口和服裝出口情況一覽表 | ||||||||
|
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進口 |
服裝、衣著飾物出口 | ||||||
|
進口額 (億美元) |
同比 (%) |
全球
排名 |
在全球
占比(%) |
出口額 (億美元) |
同比 (%) |
全球排名 |
在全球
占比(%) |
2001 |
12.9 |
|
21 |
0.9 |
18.7 |
|
23 |
1.0 |
2002 |
20.7 |
60.5 |
12 |
1.4 |
26.3 |
40.6 |
15 |
1.3 |
2003 |
27.9 |
34.8 |
12 |
1.6 |
35.6 |
35.4 |
13 |
1.6 |
2004 |
33.5 |
20.1 |
10 |
1.6 |
39.8 |
11.8 |
12 |
1.5 |
2005 |
33.3 |
-0.6 |
10 |
1.6 |
48.1 |
20.9 |
10 |
1.7 |
2006 |
31.3 |
-6.0 |
13 |
1.4 |
48.4 |
0.6 |
10 |
1.7 |
數據來源:WTO官方統計 |
|
|
|
|
|
|
越南于2007年1月成為世貿組織成員,美越雙方于 2006年5月簽署了一個協定,越南承諾在加入世貿組織后不再對紡織行業給予補貼,美國承諾越南加入世貿組織后,自動取消紡織品配額。配額取消后,美國隨即啟動進口監測系統,對自越南紡織服裝產品進口進行監控。該體系有效期為2007年1月11日至本屆政府任職期滿。被納入該監控體系的5類敏感商品分別為:長褲(trousers)、襯衫(shirts)、毛衫(sweaters)、內衣(underwear)和泳衣(swimwear)。監控目標為進口數量、金額和單價(按10位海關編碼及類別統計)。美方每月發布監控數據,每半年對是否需要啟動反傾銷調查進行一次評估,并根據對監控數據的分析、國內相關方面的建議、貿易的改變或在美國商務部對國內紡織業的利益和結構有了進一步認識后,對監控產品范圍進行調整。若該系統監測到越南紡織服裝產品超量進口、價格下跌,或發現越南政府有補貼等不公平貿易行為時,美國政府將會對進口的越南紡織服裝產品采取反傾銷或設限等措施。
正如預料中的那樣,2007年越南的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確實取得了較快的增長。據越南政府公布的統計數字,2007年越出口紡織服裝產品78 億美元,增長幅度超過30%。根據美國的進口統計,2007年美國進口越南服裝產品近44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5%,占美國進口市場的5.9%,同比提高了1.4個百分點。
二、行業發展戰略
加入世貿組織為越南紡織服裝業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除配額取消之外,行業享受到的最大好處是能夠更方便地利用全球的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盡快與國際市場接軌。越南加入世貿組織后的產業發展戰略是:鼓勵棉花、紗線、面料的生產,利用互補優勢,建立主敷料進口分撥中心;增加投資,購置先進設備和技術,增加款型和設計能力,增加面料類型,提高管理水平;爭取在2010年達到紡織服裝產品出口100-120億美元的目標,2020年達到出口250億美元的目標。具體措施包括:
加入世貿組織為越南紡織服裝業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除配額取消之外,行業享受到的最大好處是能夠更方便地利用全球的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盡快與國際市場接軌。越南加入世貿組織后的產業發展戰略是:鼓勵棉花、紗線、面料的生產,利用互補優勢,建立主敷料進口分撥中心;增加投資,購置先進設備和技術,增加款型和設計能力,增加面料類型,提高管理水平;爭取在2010年達到紡織服裝產品出口100-120億美元的目標,2020年達到出口250億美元的目標。具體措施包括:
1. 2008年到2010年間,政府計劃投資約30億美元發展紡織服裝業。計劃1.8億美元將投入到擴大原料供應,22.7億美元用于紡織和印染,4.43億美元用于服裝生產項目,2億美元用于貿易中心和人員培訓。
2. VINATEX投資2670萬美元建設五個新的棉花加工廠,以滿足面料生產商對于原料不斷增加的需求。
3. VINATEX和國家油氣集團(PetroVietnam)在北海防市(northern Hai Phong)合作建設合成纖維工廠,投資2億美元。
4. VINATEX正在實施一系列新的投資項目(見表2),對紡紗、梭織、針織到后整理進行縱向整合,同時將原料敷料配套供應、合成纖維生產等環節納入其中,通過合資、合作方式擴大國際合作。紡織企業聯合起來,形成工業園區,實現生產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位于峴港市(Da Nang)的紡織集群已經完成第一期建設并投產。各個項目完成后,計劃在2010年前將產能提高到3到4億平方米的面料、1.9到2.5億件服裝。為了達到這個目標,VINATEX將對陳舊設備進行改良,提高產量和質量,適應國內和國際的發展水平。
表2:Vinatex 部分投資項目
項目名稱 |
預計投資(美元) |
地點 |
高質量紡紗廠 |
35,000,000 |
興安省
Hung Yen |
高質量紡紗廠 |
33,077,000 |
承天順化省
Thua Thien Hue |
合成纖維廠120噸/日 |
56,500,000 |
興安省Hung Yen |
襯衫面料廠 |
23,400,000 |
同奈省Dong Nai |
褲子面料廠 |
23,400,000 |
興安省Hung Yen |
合成纖維廠300噸/日 |
118,000,000 |
同奈省Dong Nai |
印染和整理廠 |
47,000,000 |
同奈省Dong Nai |
牛仔布印染整理廠 |
29,000,000 |
峴港市Da Nang |
土木織物廠3000噸/年 |
7,000,000 |
同奈省Dong Nai |
帶灌溉系統的棉花種植試點農場(1000公頃) |
3,500,000 |
中南部地區 |
紡織服裝及時尚大學 |
12,500,000 |
北寧省Bac Ninh |
5. Hoa Tho紡織品服裝公司投資2566億盾,新增紡紗能力4000噸/年。在興安省(Hung Yen )建設紡織服裝工業園,污水處理項目已經完成安裝調試,針織廠的機器設備已經到位,PE/TC面料項目和后整理項目正在運行中。
6. Phong Phu紡織公司已經與美國ITG集團簽署協議,將峴港市(Da Nang) 的Hoa Khanh 工業園合資建設為一個現代化紡織服裝集群,總投資額達8000萬美金。
7. 舉辦2009越南西貢面料服裝博覽會(The Vietnam Saigon Fabric & Garment Accessories Expo 2009)。展覽會場館為西貢會展中心(Saigon Exhibition & Convention Center , SECC),將于今年8月落成,該中心有四個室內展覽廳,總面積40000平米,室外面積15000-20000平米,一個2000座位會議中心,兩個4星到5星級酒店。西貢面料服裝博覽會將成為越南最大的紡織服裝展會。
三、 機遇與挑戰
經濟學家認為:盡管越南GDP增長不夠穩定和均衡, 與所具備的潛力還不相稱,存在國有企業改制緩慢, 政府職能部門工作效率不高, 貪污腐敗嚴重等等問題;但是,越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巨大潛力:一是地理區位優越, 處于中國與東盟陸路大通道中間, 東北連接發達的中國華南和沿海地區, 西南直通新馬泰;二是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都非常豐富,僅湄公河三角洲就可養活1億人。三是20多年的改革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入世”為社會發展帶來強大機會和動力。四是與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互信關系愈加緊密,國際形象不斷改善。在這種總體環境下,越南紡織服裝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為我們帶來新的機遇,也對我國的同類產業形成挑戰。
(一)機遇
1.紡織機械需求增大
為擴大生產規模,提高技術水平,越南紡織服裝業不斷更換紡織機、編織機、洗染機、縫紉機等工廠設備。計劃分別在海防、北寧、新安、太平、清化、峴港、廣義、平陽、龍安、同奈、芹苴建成11個紡織服裝工業園。目前,新安、平陽、峴港三個園區已在建并初具規模。到2010年,越南計劃年產皮棉8萬噸,粗紗12萬噸,各種紗30萬噸,成品綢緞14億平方米,針織產品5億件,服裝15億件。為此,越南需增加大量的紡織及制衣設備。
由于越南90%的機械設備需從國外進口, 加上越南對進口紡織機械征收的關稅較低,因此越南紡織機械市場潛力巨大。眾多外國機械制造企業紛紛搶攤越南市場。日本“重機” 和“兄弟”公司分別在越南開設了代表處。而今年日本重機工業公司在其胡志明市的工廠內建造了新的廠房, 將工廠的廠房總面積增加一倍, 以擴大生產規模。該工廠此前生產船體外部推進器及工業縫紉機的金屬部件, 重機工業公司表示計劃2008年將該工廠的銷售額提高到2004年的兩倍。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越南本國的生產設備陳舊、技術落后、資金匱乏、市場缺口較大, 目前正是中國紡織機械產品拓展越南市場的良機”。目前,中國是越南紡織機械的最大供應國, 中國的各種工業產品在價格、質量、服務等各個層面都比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更適合現階段越南市場的需求!爸袊圃臁边@一品牌現已被越南市場普遍接受,在當地相關行業均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越南紡織機械市場容量超過2000萬美元, 中國生產的品牌產品在越南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50%。2005年我國對越出口紡織機械0.3億美元,同比增長102.6%,2006年出口0.4億美元,同比增長35.6%,2007年出口0.8億美元,同比增長91.9%,今年1-4月出口0.5億美元,同比增長129%。隨著越南紡織服裝業的蓬勃發展,我相關機械產品對越南出口有望逐步擴大。
2.布及配料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越南于2007年1月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政府將繼續大力發展紡織服裝及相關行業。越南制衣業致力于加大對美國、歐洲、日本等地的出口,當地對于布料質量要求較高,國內產品只能滿足高檔棉布料20-30%的需求,雖然政府和行業在努力盡快發展面料行業,但是在短期內面料產能增長速度不及服裝加工產能增幅。由于進口布料的價錢合理,品質優良,特別是高織數的棉料對出口商而言是很受歡迎的。目前,越南國內流行的布料支數平均為40-50,但較好的布或紗都會進口,越南成衣生產商進口面料的熱情很高。
中國已經是越南最大的面料供應國(見表3),以尼龍布與針織布為主,前者主要用于越南鞋類、雨衣、雨傘的加工,后者則多為當地成衣業者所需的高級布料。越南政府將在河內和胡志明市分別建立一個紡織制衣原料及機械交易中心, 越南方面希望有更多的中國服裝面料以及紡織機械生產企業進駐, 并與越南服裝企業建立長期的貿易合作關系。
表3:中國近年對越南出口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一覽 | ||
|
金額(億美元) |
同比(%) |
2001年 |
0.93 |
-11.14 |
2002年 |
2.19 |
134.25 |
2003年 |
3.64 |
66.27 |
2004年 |
5.12 |
40.91 |
2005年 |
7.65 |
49.28 |
2006年 |
10.42 |
36.28 |
2007年 |
15.50 |
48.73 |
2008年1-3月 |
4.14 |
71.14 |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
|
|
3.越紡織服裝行業成為投資熱點
2007 年,越南資本市場繼續保持多樣化并得到提升,國內外投資者對越南市場顯示出極大興趣,國內資金投資比重在全社會的投資總額中所占比重提高,國外直接投資再創新高,越南成為國內外企業看好的大市場,成為投資的新重點。投資和國家財政的增長保證了許多大型工程項目和基礎設施的完成與投入使用,并為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強大的經濟基礎。社會秩序保持穩定,中央和地方政權得到了加強,穩定的國內環境為資本的增值提供了基本的保證。
越南對于外資較為開放,特別是在重點發展的紡織服裝領域,外資受到越方的歡迎。中國部分廠商在配額時代曾有過在越南投資或者合資合作的經驗,因此具有一定的在越投資的基礎。在新的環境下,可加強對越南市場的跟蹤和研究,尋找資本投入和增長的契機。
4.自ACFTA國家進口紡織服裝產品及敷料享受優惠關稅
為落實《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ACFTA)降稅承諾,越南財政部于2008年5月公布特別優惠進口稅表。根據該稅表,凡自ACFTA國家進口的布匹進口稅為12%;服裝及紡織品敷料為20%。 根據越南工貿部規定,享受特別優惠進口稅的商品須由各出口國直接運輸到越南,且須符合ACFTA商品原產地要求,并具有E類原產地證明。從2008年1月到5月已向海關報關并交納了較高進口稅的商品,若符合享受上述特別優惠進口稅率的條件,各企業可補交E類原產地證明和其它相關材料作為重新計稅的依據,可獲得退還。
(二)挑戰
在充分重視越南市場機遇的同時,也要對一些不利因素給予關注:一是越南總體國民經濟水平仍處于較低層次,生產效率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成本過高,效益不夠明顯。二是整體經濟的防風險抗波動能力不足,最近一段時間越南的經濟危機主要表現在股市暴跌,貨幣貶值、通貨膨脹與樓市崩盤,這種大起大落對于越南市場的參與者來說風險很大。三是電力供應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交通基礎設施,特別是公路、鐵路相當落后陳舊,配套工業不夠健全,經濟結構轉變依然緩慢。四是行政改革效果不夠理想,行政效率較低,各種繁雜的行政審批程序、稅費制度和低下的海關通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五是禽流感、豬藍耳病、登革熱等傳染疫情時有發生,投資者對此也要有充分的防范。六是生活物資(食品、燃料等)價格上漲較快,勞動力成本也有不斷上浮的趨勢。
從另一方面看,越南在服裝出口上是我國的競爭者,其出口的主要品種和國別市場與我國相同,出口優勢主要依靠勞動力成本低廉和產品價低量大,與我國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增長模式類似。因此,越南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的發展對于我國同類產品的出口勢必產生削弱的作用。雖然越南的出口量不到我國的10%,從其單個國家的影響看,還不會對我出口大局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是,東南亞各國的紡織服裝業均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人民幣升值、退稅調低等因素的作用,一些訂單向東南亞地區轉移的現象已經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而這些國家總體來說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是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我國業界應充分重視來自于越南等國的競爭,繼續努力提高技術和管理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培養品牌,爭取占領中高端市場,在國際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文章來源:商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