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越南汽車市場應正視的幾個問題
梁增茂
盡管我國汽車的身影已在越南市場上逐步增多,但要像越南汽車行家所說的,整體上在與日、韓、德等國汽車同臺競爭中占據優勢還為時尚早。目前僅農用車、輕型載重車及由越南春喧公司組裝的我國某品牌旅行車等少數幾種車型憑借價格優勢闖開了越南市場,真正能憑性價比優勢與日、韓等國同類車型展開市場爭奪的中等轎車、客車、載重車、特種車,要等到越南降低、取消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后才會成為現實。
未來關稅和特別消費稅的變化趨勢
從2006年1月1日起,越南將統一執行90%的原裝汽車進出口關稅;統一執行特別消費稅,即5座以下的稅率為50%;6-15座的為30%;16-24座的執行15%的稅率。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越南財政部已將汽車進出口關稅列入東盟自由貿易區關稅優惠計劃(且已得到政府同意)。根據新的2006-2009關稅優惠計劃安排(僅對東盟成員國),10-30座的客車,從2007年起,執行20%的關稅(或更低),從2008年起執行0-5%的優惠關稅;10座以下的汽車,從2008年起,關稅為20%,2009年起為5%。
品牌市場推介問題
眼下,從我國進口零配件組裝的汽車非常暢銷,但這種好日子不會太長久。品牌市場推廣將是我國汽車在越南市場的軟肋。從兩年前(有的甚至更早,如上世紀90年代初就有邊民通過邊貿把汽車零配件銷到越南)通過我國邊民中介商逐步把發動機等零配件推銷到越南市場,直到今年9月份才有媒體向廣大消費者系統介紹其中的一些品牌,這無疑等于騎著螞蟻闖市場——太慢了。除了最近在一些媒體報道中見過我國某些汽車品牌外,還沒見過國內哪個品牌汽車在越南知名媒體上做過廣告,根本談不上市場推廣。
消費者的信心問題
目前,我國汽車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越南消費者的信心問題。根據越南網10月17-24日以“當中國價廉汽車登陸越南市場時,你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為題所作的網上調查結果顯示,共有13683人參加投票討論,其中,有5640人對此類中國汽車的安全性能表示擔心,占41.22%;有3605人認為此類汽車容易損壞,使用壽命短,占26.35%;有9.33%的人認為低價車的舒適度差;6.72%的人認為此類車的款式不漂亮;5.82%的人認為此類車將跌價快;5.36%的人認為此類車耗燃料高;剩下5.21%的人認為此類車的售后服務較差。
高達67.57%的潛在消費者對我國汽車的安全性和質量缺乏信心,這將是未來我國汽車在與日、韓等國爭奪市場上巨大的攔路虎。
其實這并不是中國汽車的錯,這都是前幾年摩托大戰后留下的后遺癥。這些曾經使用或正在使用我國零配件組裝的摩托車,一些啼笑皆非的經歷足夠有理由讓越南消費者相信他們的判斷。例如:一些摩托車在行使過程中出現車上某些零配件不辭而別散落于地、車燈突然熄滅等現象而引發事故。這些事故的原因,后經檢查,主要是不良廠商不按技術規范組裝、大量混亂使用不同型號的零配件而引起的。有些組裝廠因摩托供應緊張,零配件供應不上,為趕時間生產,明知一些零配件的技術參數跟設計要求不同,仍然張冠李戴,加上質檢等部門因力量不足,監管不到位,致使大量質量不合格的摩托車流入市場,對消費者造成巨大的損害。由于消費者不明就里,加上作為零配件供應的我國廠家缺少與消費者溝通交流的平臺,越南消費者便把所有的責任都算在中國摩托車的身上。
汽車的質量問題
盡管越南的汽車保護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尚未破除,因越南國內多家汽車組裝企業利用優惠的汽車零配件關稅政策,大量進口中國零配件生產汽車,所以在大規模質優價廉的中國汽車登陸越南市場還沒出現時,我國汽車重蹈摩托銷售僅紅火一時的跡象已經出現端倪。
根據越南工業部在2005年10月中旬對36家(其中有兩家企業自愿表示退出組裝汽車活動)進口我國零配件生產汽車的企業進行逐一突擊性檢查時發現,只有14家企業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和技術在不同程度上達到越南工業部115號決定制定的標準。
該標準規定,各汽車組裝企業生產9座汽車,15座客車,載重量在3.5噸以上汽車的,生產企業在建有電泳生產線的同時,必須具備足夠的質量檢測設備,以檢測漆的滲入度、厚薄度、焊接部位的鍍漆情況和其他必檢項目等。以此為標準,只有春喧公司、Detch公司和長海公司建有電泳生產線。春喧公司是惟一能夠生產各種類型汽車的生產廠商,1-5公司可以生產客車,九龍公司可以生產載重量3.5噸以上的貨車,其他企業生產的各類汽車質量將無法保證。消費者在使用這些汽車后發生的各種不良后果,將對我國汽車整體品牌造成損害。如果此現象繼續得到蔓延,我國汽車重蹈紅紅火火僅3年的摩托老路并不是什么危言聳聽。
擔憂歸擔憂,眾多消費者還是熱切盼望價廉質優的中國汽車早日全面進入越南市場。根據現有交通條件、購買力,綜合我國各廠商所報的離岸價等因素分析,越南汽車行業人士認為,在政府放棄關稅和非關稅保護措施后,中國下列汽車品牌的某些車型將有可能迅速占領越南市場:富奇商務車、中興皮卡、新凱皮卡、牡丹皮卡和旅行車、上汽通用五菱、華晨金杯、中大客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