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產品在中國有無限商機
農產品:互補性強
借助在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這一大舞臺,越來越多的緬甸農產品企業大力開拓中國市場取得良好成效。
兩國農產品貿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緬甸出口的蔬菜和水果等農產品多為熱帶品種,而中國出口的產品多為季節性品種。在去年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緬甸的農產品、水產品及林木產品等受到中國買家的特別歡迎。在與中國企業成交商品中,農產品所占比重最大。緬甸商家意識到,緬甸農產品企業進軍中國市場將迎來無限商機。
《中國和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對自貿區各國的部分產品實施“早期收獲”計劃,即有計劃地提前降低產品特別是農產品的稅率。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這一特色優勢使緬中貿易成本更低,緬甸農產品企業進軍中國市場將獲得越來越大的利潤空間。
寶石玉器:備受青睞
典雅高貴璀璨的緬甸玉石和翡翠在歷史悠久的中國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據緬甸海關總署統計,僅2007年1-6月份,緬甸出口中國的珠寶產品達443.99萬美元。特別是2007年10月,在中國南寧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緬甸采用獨立包館的形式,共設置了116個展位,集中展出的本國漆器、掛毯、肩包、曼德勒絲綢等各色特產展品。作為主打展品的寶石玉器和柚木,廣受各國參會者好評,成為展會上最搶眼的亮點之一。
緬玉世界聞名,極具特色。其最大的優勢是折射率高,在硬玉中居第一;另一大特點是色彩絢爛,給人帶來豐富的想象和夢幻般的感官享受。
紅木家具:需求旺盛
2004年以來,通過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緬甸木材家具在中國的家具市場占據了重要地位。據緬甸海關總署統計,僅2007年1-6月,緬甸對中國的林產品出口總額就達到了2313.1萬美元。
中國人對古香古色的紅木家具有特殊的偏好。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高檔次的木材家具開始走進尋常百姓之家,極大地刺激了中國木材家具市場的發展。古韻悠長、文化內涵豐富、極具收藏價值且具有較大升值空間的紅木家具,如黃花梨、紫檀、雞翅木、南榆木等家具備受消費者青睞。
從2007年起,中國政府對木制家具進口實施零關稅政策。這一舉措再次激發了中國紅木家具市場的進口需求。2007年1-10月,中國從東盟國家進口木材家具總額達9.06億美元,同比增長15.08%;其中紅木家具進口額為1.6億美元,同比增長254.97%。僅2007年一年,紅木家具總體平均漲幅超過50%。
有專家預測:今后10年,中國紅木家具市場的進口需求量將以每年10-15%的速度遞增,作為中國在東南亞的重要貿易伙伴,同時也是世界木材家具出口大國的緬甸,將在中國家具市場大有作為。